之后却像走偏了路一样,海州本身相当于个商业贸易中心,他却一心扑在了农事上。
平日里一忙完县衙的公事,就急匆匆地赶向田地边,像是住在了农田里一样,看别人种地比自己种地还要上心。
农户虽知道他是本地的县令,可一来二去的相处日久,倒也不像刚见他时那般惧怕了。
县令当然不会同意这些富户的要求,理由是“挖渠的时候富户不出钱不出力,要用水了要求我不偏不倚,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于是,经过一番拉锯战,富户愿意出钱出人将通往邻县的道路修好,县令则同意让他们继续用沟渠里的水。
毕竟沟渠是县衙里的人领着农户挖的,现在富户修好了路,以后县里县外的人出行都方便了。
等路修好后,这位穆大人还叫上楚县的县令一起合题了一块匾额,让一群衙役带着人敲锣打鼓地送给了为首的富户。
余筱影听到这些不由感叹:“这位穆大人可真会办事儿。”
“谁不是呢,百姓们都,这下富户们可是赚到了,修了一条路,换了两个县令的题字,这买卖怎么算怎么划算。”孙嬷嬷笑着回道。
富户收到匾额也惊到了,本以为捐了钱就没他们什么事了,自认倒霉就是,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这下,本来还有的一点儿心思也没有了。
虽捐了钱不痛快,可要是能换点光耀门楣的实惠,大家谁不乐意?
余筱影知道这些后安心了下来,若是这位大人对邻县人都这么考虑周到,那对她这个擒匪有功者,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不管他认不认识那位孩子,都会将那孩子的来龙去脉调查个清楚,估计在她离开海州之前,那位穆大人还要再过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