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1 / 1)皇后撩人不自知首页

又到了请安的日子,柴未樊跟着姑姑一道去请安,上次请安时,太皇太后发话让她以后随姑姑一块前来请安。    惠太妃大为欣喜,太皇太后这是在为柴未樊提高身份,无论对她在宫里生活还有将来嫁人都大有好处。    两人乘坐步撵到了寿安宫,宫门口的太监立即过来请安,惠太妃伸手让他们起来,然后拉着柴未樊朝后殿走去。    陈太妃,长公主和五皇子已经到了,太皇太后正抱着五皇子小声问话,问他吃得如何,睡得如何,学习如何等等。    她们过去朝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笑眯眯地让她们坐下,柴未樊坐到姑姑下首,听姑姑跟陈太妃寒暄,她正好跟长公主面对面,长公主朝她颔首,她回笑点头,不一会,温太嫔和二公主也过来了。    给太皇太后请过安,二公主犹豫了下,居然坐到了柴未樊下首。    柴未樊惊讶,二公主怎么不跟长公主坐一处?她转头看向二公主,可能脸上的惊讶太过明显,二公主扭扭手帕,咬着嘴唇低下了头,再看长公主,正斜眼看着二公主,脸上的表情鄙夷又不屑。    她貌似懂了……    听闻这位二公主性子格外软和,跟块软绵绵的面团似的。    她有些无奈,二公主不愿意跟长公主待在一块受气,但也不能坐在她下首啊,她是公主,她只是臣女啊!    她摸摸自己双手,因为不喜欢戴太多沉重饰物压手,所以只手腕上戴了一对沁翠的镯子,一碰就碎那种,抚摸两下,到底舍不得,她从袖子里抽出一条纱绢手帕,不经意地放开,手绢轻飘飘落地,恰巧就落在二公主身前。    听晴愣了下,下意识就要弯下腰去捡,不成想姑娘已经先行起身,捡起了那条手帕,紧接着姑娘却脚步一转,坐到了二公主后面。    二公主愣住,转眼看她,柴未樊弯起眼睛笑:“公主,您平日都做些什么?”    二公主愣愣回答:“看书,练字,睡觉。”    听晴暗自闷笑,已经想到姑娘这么做的理由,她径自倒杯茶,漫不经心转移到姑娘背后,将茶盅递给她,柴未樊接过,说:“巧了,我平时也做这些。”    上首,太皇太后收回视线,嘴角含笑,轻轻拍了拍五皇子的背。    过了会,二公主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柴未樊这么做的理由,她脸颊涨红,不敢去瞧自家母妃和对面的长公主,眼神虚虚地落在地面,小声有一搭没一搭地同柴未樊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门口传来皇上到来的通报声,柴未樊大大松口气,总算不用再费心思找话题了,这位二公主胆子小还面皮薄,绞尽脑汁跟她聊天,半晌她就回复个“嗯嗯啊啊”,柴未樊本身就不擅长找话题闲唠嗑,时间久了嘴角的笑容难免越来越僵。    皇上修长瘦削的身影缓缓走近,在他给太皇太后和诸位太妃太嫔请过安之后,柴未樊和长公主,二公主齐齐起身,朝皇上行礼。    “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让她们起身,语气淡漠。    长公主坐回原地,咬唇不甘心,她之前和二皇兄关系还不错,与这位四皇弟却一点也不熟,他年少时养在保春殿极少出来交际,后面又久居庆林园,只过年过节时回宫露个面,次日就返回园子,从不多停留,与她们这些皇室公主郡主更像是陌生人。    当然,过去她们也从不在意他。    若说他唯一熟悉些的大概是……她将目光投向对面,柴未樊坐在那里,眉眼温和,端庄平静,二公主转过头不知跟她说了什么,她露出个笑容,嘴角一抹圆点酒窝若隐若现。    看着这情景,长公主目光转寒。    太皇太后又像问五皇子一样问皇上吃得如何,睡得如何,叮嘱不要太过操劳,身子要紧之类的话,因着先皇早逝,再细想他们父皇的寿命也不长,太皇太后便十分担忧这几个仅存的孙儿的身体,尤其是皇上,他是国之根本,不容有失。    皇上一一回答,他身边有太皇太后专门派过来监管生活的嬷嬷,自然不敢稍加放肆,况且,他本就是自律矜贵的性子。    听完,太皇太后欣慰地点头,又说:“哀家只盼着你安康平顺,国事是操劳不完的,切不可忘本逐末。”    “是,孙儿谨记。”    坐着说了会话,太皇太后瞧着累了,柴未樊琢磨着大家该起身告辞,便悄悄整理了下裙摆,随时整装待发,谁想,这时候皇上突然开口说话。    他瞧了眼五皇子,说:“说来,五皇弟独自一个儿在上书房上课,想必寂寞得很,不若召几位王爷郡王家的同龄孩童进宫,陪五皇弟一起进学。”    太皇太后罕见地愣了下,随即,欣慰地笑:“你这样疼爱你弟弟,你弟弟只有欢喜的份儿,参儿,还不起身,谢过你皇兄的用心良苦。”    五皇子就坐在太皇太后身边,闻言,立即起身,小小的身板站得挺直,一板一眼拱手感谢:“谢过皇兄。”    言毕,他咧开嘴笑,露出豁了一口的牙,到底还是孩子心性,即使自小在严谨的宫教下长大,但听见以后有同龄人陪着自己一起挨那个老严肃的诉斥,当然开心不已。    陈太妃也笑着开口:“谢过皇上体贴。”    她是真没想到皇上的第一个恩典居然给了参儿,当下立即决定回去后煲份热胃的粥给皇上送过去,自皇上登基后,她待皇上亲切有礼又不算多亲密,怕待皇上过分亲密,惠太妃心里不舒服,但这次皇上下了恩典,她回赠点什么也是理所应当,又细细打算让参儿以后多亲近皇上些,毕竟他以后的荣辱兴衰除了他这天生的血脉,更在于与皇上的情谊。    柴未樊羡慕地看向懵懂可爱的五皇子,他一个小豆丁独占一群先生,现亲哥哥还怕他自个寂寞无聊,专门挑选玩伴陪他一起读书,但她却连进学的机会都没有。    这件事没人不同意,便这样定下了。    回到保春殿后,柴未樊拿出自己的那本《诗经》入神,上面密密麻麻做满了备注和不解,很多东西,她现在还不懂,能查的资料也有限,只能这样半懂不懂将就着看。    过了会,柴未樊察觉自己居然有丝失落之感,她失落什么?没办法进学读书吗?之前吃穿用度不好,不也没觉得有什么,现在不过是不能进学就失落了?    柴未樊摇摇头,强迫自己甩走那些杂念,身边人态度的改变,到底影响到了她。    她深吸口气,放下《诗经》,唤盛盏:“给我铺好宣纸,我要摘抄两卷《道德经》。”    让自己静静心。    盛盏不解,但她没多问,只是满腹疑惑地去准备了。    那边,所有人都退下后,方嬷嬷上前给太皇太后捶腿,小声笑:“娘娘可算放下心了,皇上不仅治国有道,对兄弟姐妹也有情有义。”    太皇太后也十分欣慰,她之前除了担心他久居庆林园,荒废了学识,将来治理不好国事,还担心他跟兄弟姐妹们疏远了,都说孤家寡人,可她却不愿自家孙儿做孤家寡人,她既盼着孙儿们都有个好前程,也盼着皇上身边有可以共进退的亲兄弟。    她闭眼眯了会,突然想到之前柴家姑娘的行为,说:“这个柴小四也是个有趣的人。”    方嬷嬷想到柴未樊,笑着点头,“是个懂事聪慧的女孩。”    “这样才好,哀家才不必操心那边。”    方嬷嬷知道太皇太后说的那边既指保春殿,也指柴姑娘的宗族,若是知道将来四皇子能有这般造化,太皇太后绝不会让柴姑娘进宫,她但凡稍稍野心大点,蠢点,宫里就要平生许多乱子,但当初四皇子久居庆林园,惠太妃孤身住在保春殿,太皇太后心下不忍,加上太后也求情,这才让她接柴家四姑娘进宫,不过是多张嘴的事,没人放在心上,谁知道……造化弄人。    现在也不能贸然提出让柴姑娘离宫,不说惠太妃心里不好受,就是皇上恐怕也会多想,到底不是自小看着长大,行事难免有所束缚。    好在这位柴家四姑娘懂事知礼又聪慧可人,太皇太后好生松了口气,郦朝短短几年频繁换皇帝,此时实在不宜多生事端。    “哀家记得她身边没有教养姑姑。”太皇太后又想到。    “是,娘娘,当时惠太妃身边人手不够,只给柴姑娘派了两个宫女并一个太监,前段时间又加了两个宫女和一个太监。”    毕竟教养姑姑不同于平常奴才,只有宫里有名头的主子才能用,惠太妃也不敢贸然给她侄女派送。    “嗯,叫淑儿给她挑个教养姑姑送过去,拢着姑娘别被旁的什么人带移了性情。”淑儿是太后的闺名,太皇太后自个不好插手这件事,太后出手正好,既能打着关爱后辈的名义,又能增进跟保春殿的感情。    想到仍旧病在床上的太后,她沉沉叹口气,说:“你一会从库房里拿盒人参去延昌宫坐坐,将这件事说给她,多坐会,事已既此,她要保重身体才是。”    “是。”方嬷嬷小心应下。    于是过了两天,柴未樊接连接到两封旨意,一封来自太后,一封来自,皇上?    太后的旨意是念她身边伺候的人少,所以送来了个教养姑姑——邓姑姑。    邓姑姑圆脸圆眼,瞧着十分和善,见到她的第一面就跪下行了全礼,态度十分尊敬。    柴未樊自然不敢让她跪久,这是太后派来的人,有太后的面子在身,她哪敢让她一直跪着树立规矩。    若说太后的旨意让她忐忑不安,担心是不是哪里惹到了太后,那另一封,皇上的旨意就是纯粹的欢喜,皇上居然下旨让她进上书房跟长公主她们一块读书。    她半是呆滞半是欣喜地接过旨意,好半天没缓过神,还是身边的觅巧上前给宣旨的太监塞个荷包,笑着送走了。    皇上前两天已经下旨挑了五位年龄适合,地位尊贵的王爷郡王之子进宫读书,给柴未樊的这道旨意隔了两天,看起来像皇上突然想起来宫里还有位身份尴尬的柴姑娘后专门加上的,对此事,宫内外无人说什么,只是读书而已,前两天不就有很多身份不符的人进去,所以再加个柴姑娘也没什么啊,人家养在惠太妃身边,又出身贵族世家,总不能做个大字不识的大家闺秀吧。    柴未樊也是这么想的,但不管皇上的想法是什么,她都分外感激,她一直以为皇上对她是不甚在意甚至稍感不满的,没想到皇上还愿意稍稍挂记她一点。    现在她决定收回对皇上避之不及的态度,争取做个懂事乖巧的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