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远在黑省的季茗姐弟并不知道到了玉米收获的时候,六队已经架好了电线,每天大家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晚饭的时候端着大海碗搬个小凳子到嗮谷场看电视。
小小的电视机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除了来得早的后面的只能听个热闹但是依然很多人去乐此不疲。
农忙的时候相对就很少有人看病,季茗虽然不用下地但是她每天都会请几个孩子一起到田里给大家送水。
季柰则跟着一群孩子们在大人掰过的玉米杆子上蹦蹦翻翻看看能不能简陋。
简陋的玉米可以拢一堆玉米杆点上火埋进里面等到火灭了,玉米棒在里面烤的焦香焦香的大伙一起分着吃。
一进入十月北大荒变得非常繁忙热闹了玉米收完就是大米成片成片金黄的稻田连绵不绝,看起来就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袈裟。
成熟的稻田里更是孩子们寻觅美食的天堂,巴掌大小的稻花鱼被孩子们捉住,清理干净直接放火上烤熟,鱼香味浓郁,简单又美味。
当然稻田里还有泥鳅黄鳝小龙虾这些好吃的河鲜,季茗几乎是天天给季柰换着花样做着吃。
队上有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婆婆有一手腌鱼的绝活于是季茗亲自上门,用五斤大米让老婆婆帮她腌一大缸的稻花鱼,打算随军的时候带走。
不过水田里的稻花鱼很多,但是因为没有人喂养,一斤左右的并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季茗就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以二毛钱一条鱼的价格让大家帮她抓。
整整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季茗感觉差不多了,才买好其他配料让瞎婆婆到家里帮她腌鱼,季茗则待在旁边顺便偷师。
瞎婆婆也没避讳,把腌鱼的料和用量一边做一边给季茗讲说,但是季茗只能看着瞎婆婆行云流水的熟练动作眼馋,因为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没有称量可以保证美味的地步。
一大缸的腌鱼整整花了两天多的时间才弄好,剩下的鱼也不少,季茗就让季柰通知大家不再收鱼了,她则趁着家里没人把剩下的稻花鱼带着水缸偷偷的放进了房子里。
之前季茗试过,虽然活物不能放进房子,但是死了的东西放进房子里是可以保鲜的,房子里就如同除了她以外时间都是静止的一般。
这还是有一次季茗偶然在房子的一楼发现当初从t市离开时买的糕点竟然没有变味发现的,不过那时季茗已经从美国回来,还很是后悔自己没能早点发现,可惜了好久。
所以在知道邹恒甫所在的军区也属于东北,季茗平时就有意把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山上采的蘑菇往房子里面分类存货。
至于到时候邹恒甫会不会怀疑,季茗暂时没考虑,反正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吗?
十月底邹恒甫并没有按照当初信上说的那样来接她,也没有寄信,季茗猜测肯定是任务出了差错,一连担心了好几天。
不过天一冷生病的人也多,农忙过去,天天都有人陪她在卫生室聊天,季茗担心邹恒甫的时间还真不多。
直到一天下午队上的大喇叭突然给大家通知又有知青要来,季茗才想起了被她忘在角落里的王倩,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来?
担心的同时又有些激动,季茗都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当韩磊开着拖拉机载着人在大队集合,季茗没看到熟悉的面孔,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稍微有些失落。
季茗觉得那是原身残留在记忆深处的怀念在作怪,当然不是想念王倩,而是想看看自己的故乡。
冬天的第一场雪飘落后,季茗就结束了六个人的学习,除了李晓东,每个人都背着棉被褥子抱着厚厚的一摞手抄书跟着家人离开。
就在季茗觉得邹恒甫今年都不会回来的时候,寒冷的冬夜、雪花纷飞的晚上,邹恒甫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敲响了季茗的家门。
因为一切早有安排,再加上害怕大雪封路,邹恒甫在家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在卫生室和李晓东做了交接,跟村长打了声招呼,下午就在大队群众的依依不舍下,季茗坐在邹恒甫开来的大卡车上拜别了这群可爱的人。
毛蛋和二旺跟在卡车后面跑,哭着喊着让季柰不要忘了给他们写信,季柰同样把脸贴在车窗床上,眼泪哭花了玻璃镜。
季茗用手帕给小孩擦眼泪,“好了,我们只不过换个地方住罢了,以后可以经常写信,咱们这儿还有房子,毛蛋和二旺以后肯定还能见面的。”
因为雪下的地面只是浅浅的湿了一层,再加上没什么大车经过,他们回军区的路上除了速度不能太快,其他的还是相当顺利的。
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在第三天晚上到了邹恒甫所属的部队,但是进部队后路很绕,就在季茗感觉快要晕了的时候,邹恒甫停车喊他们下去。
“我们选的平房盖得最早,所以靠山近些,位于家属区的最里面,因为新盖的家属楼在外面,所以我们这儿出门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
邹恒甫看到季茗和季柰脸色都不好,把大门打开先让他们回家休息,他去叫人帮忙搬东西。
平房附近的住的家属并不多,大晚上只有几个小孩听到汽车的声音跑出来看热闹,不过当看到是让他们害怕的邹叔叔,一个个又悄悄的往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