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一、书院(1 / 1)官居极品(科举)首页

十一、书院    时值二月十二花朝节,阳山山脚下的桃花盛开,彤云滚滚举目烟霞,远处平原更是种有大片油菜花,在缥缈的山间云雾笼罩下如同仙境一般。    卢重言看着山路两旁烂漫的桃花,对沈翘楚道:“何不赋诗一首?”    沈翘楚知道卢重言什么时候都不忘考校自己,想了想便吟道:“    几处桃红瓣作圆,    零丁成泥倩人怜。    此身原自皆寒苦,    不晓明朝为孰甜?”    卢重言便嗔道:“甜字是盐韵,而圆和怜都是先韵,你又拿白话写诗……”    “我这是古绝,可以邻韵通押的!”    这时候的大楚连一本总结性的韵书都没有,只有一本唐朝流传下来的《切韵》,《切韵》分韵众多,加之通行白话语音已经改变,不少士人作诗韵部不明,都是邻韵通押的。    只是许多世家大儒看不惯这样的行为,科举取士时也要求更严。    卢重言也没话说,只埋头疾走。    他托着沈翘楚身手矫健,丝毫不觉得疲累,不一会儿,二人就到达了山间文殊寺。文殊寺以下的路都是由青石板铺成的石阶,而文殊寺再往上就只有一条山石土路,颇为险峻。    二人在文殊寺前稍作休息,阳山被称为吴之镇,自然高出周边丘陵平地,极目远望还能看到远处的苏州城。    此时城镇发展不比地球现代,整个大地还依旧被植被所覆盖,一眼望去是大片的嫩绿与花黄颜色,苏州地区大多是一年轮作水稻两熟,冬季种油菜花,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油菜籽种植水稻,四月到七月底一熟,七月底到十月底一熟。    想起童子试的策论试题,又看着眼前的大片农田,沈翘楚心里想着随着大楚人口越来越多,目前的粮食产量终有一天会供给不足,江南地区还好,中原黄河流域灾害众多,一旦遇到灾年,灾民流离失所就可能会引发大危机。    自己策论中写的那些方法,都是保守的被动应对措施,所谓的发展农具兴修水利,实际上在历史上这个时候,农具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再加上这个世界有穿越者推动,农具早已经发展到了巅峰,自己并不是农学出身,虽然学习历史的时候看过相关文献背过名词解释,可是终究没办法提供实质上的帮助。    而且即便是地球现代,在民国时期,粮食产量对比唐宋时期也没有什么巨大的提升,甚至因为战乱,有时还不如唐宋时粮食产量。    直到出现袁隆平杂交水稻,水稻的产量才有了新的提升。    如今还不到地理大发现的时间,产量大对土壤气候要求不大的玉米和红薯还没有传入大楚,要想提高粮食产量,恐怕还要从杂交水稻这方面入手。    沈翘楚虽然对具体的试验方法并不了解,倒也看过关于袁隆平的文章。因为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即使进行人工授粉,还是可能会出现假杂交的情况,所以要找到雄蕊退化的不育系水稻,通过与有优势的水稻品种杂交,来获得良种。    而为了提供源源不断的不育系水稻,还需要与不育系水稻杂交后仍出产不育系水稻的保持系水稻,和与不育系水稻杂交后能够产出正常可以自花授粉的恢复系,这样三系杂交,才能保证杂交水稻的不断繁衍进化,产生大量杂交种子。    这恐怕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可是一旦成功,就能泽被后世,更能稍解大楚眼前隐藏的暗流危机。    沈翘楚心中盘算着,回到沈府之后就跟周全商量这事。    犹自出神,二人已经走到平江书院山门前。    山门由青石雕成,上面已经挂满绿色的青苔。山门前并没有人守门,卢重言便将沈翘楚放到地上,拉着他的手往上走。    往上走着,只见眼前豁然开朗,层层叠叠十几座重檐翼馆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看起来气势十分恢弘。    卢重言拉着沈翘楚走进其中最大的建筑,只见正中供奉着孔子,两旁则分别是颜子、曾子、子思、孟子。    大殿十分之大,恐怕能同时容纳数百人。    沈翘楚正看着塑像,从殿后走出一人,身着青色长衫,长发被发冠半束在脑后,额前留有两道及颔额发,足显风流,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模样,面上保养得当如同美玉,并没有什么岁月痕迹。    卢重言向前迎上两步,拱手道:“见过凤臣先生。”    凤臣先生摆摆手:“重言客气了,这位就是沈知州的佳儿翘楚小友吧?”    沈翘楚猜到这位就是卢重言一路跟自己说的平江书院山长陆凤臣,他也是进士出身,还是吴郡世族陆氏宗子,在吴郡地方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他连忙行弟子礼:“小友不敢当,先生叫我翘楚即可。”    陆凤臣一笑,桃花眼微眯,更添风采,他将沈翘楚扶起。    “翘楚是重言引荐而来,便是自家人,实在毋须多礼。”    听了这话,沈翘楚忍不住想,陆家宗子陆凤臣、谢家族长谢长卿看起来都与卢先生交情匪浅,先生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自己不知道的?    陆凤臣引着卢重言与沈翘楚参观学馆,学馆分为甲乙丙三班,只按照学识和教学进度分班,如今乙丙两班还在上课,甲班中有不少士子因为准备四月份的州试,已经回到原籍。    平江书院不止招收吴郡苏州的学生,其他地方的学生赶来只要有通过童生试的文书和足够的束脩,都可以入学。    因为平江书院的束脩不菲,来入学的人数倒也不多,每年新入学的不过百人,一般新入学都会先在丙班学习,在随着学识和学习进度调整。    束脩这道关卡导致平江书院的学生多为吴郡世家子弟、官员子弟和家中有钱银的新兴地主阶层子弟。    大楚所谓的寒生并不特指出身贫寒的士子,只要不是世族就算寒生,就算沈翘楚母亲出身世族,他本质上也算是寒生,不过因为他父亲是正在出仕的知州,其他世族同窗可能不会明面上将不屑表现出来,心里却始终不能够认同,更不要说那些乍富的地主子弟了。    为官三代始知穿衣吃饭,而五世钟鼎之家才能算是真正的世族,沈令仪如今只是一代而已,哪怕是再落魄的世族,都会觉得沈令仪根底浅。    三人走到丙班学馆前,里面传来琅琅书声,皆是最标准的洛生咏,他们念得是《周易》,看来丙班的进度并不算快。    乙班学馆内并无士子,陆凤臣解释道:“他们去后山练习骑射去了。”    平江书院除了教导十三经诗赋策论,还有专门的算学、律学、史学课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必修课。    这也是沈翘楚最期待的部分,他并不想明年迅速考完州试去谢长卿那里学习,作为大儒的谢长卿恐怕没有办法专门一一指导自己这些,如果拿烘培做类比,谢长卿那里就如同蓝带烘培学院,自己如果没有打好基础,那么去他那里学习也听不懂,只是浪费彼此的时间而已。    甲班学馆里几乎空了一半,剩下的人几乎都在自学,有两个教员在给学生们依次解答问题。    陆凤臣还带着二人参观了后山校场,并告知沈翘楚书院会提供矮小的果下马,只不过数量不多,没办法每人一匹,需要轮流等候上马,沈翘楚可以自行准备良驹。沈翘楚脸上一红,他还不会骑马呢,倒是可以让周全准备一匹温顺的果下马先作为练习。    二人要赶在天黑前下山,陆凤臣也没有多留,只握着卢重言的手道:“我知道你着急要走,下次来江南,一定要来找我啊……”    卢重言爽朗一笑,轻轻拍了拍陆凤臣的上臂:“我省得,凤臣先生也要多保重。”    下山更比上山难,更不要说这样陡峭的山石路,卢重言不再脖颈举着沈翘楚,而是将他背在背上,怕将他甩出去。    沈翘楚的前胸压在卢重言背上,被憋的瓮声瓮气道:“先生要走?”    卢重言闻言顿了一顿:“是的,家中有事,我不得不回洛阳……”    沈翘楚一下子就红了眼眶:“那先生还会回来吗?”    “会……吧,只是不知道下次再见面是哪年……”    卢重言感受到后背上被豆大的泪水砸湿,安慰道:“待你会试的时候就会去洛阳了,之后出仕恐怕大部分时间也在洛阳,我们见面的几乎多的很……”    沈翘楚知道自己不可能左右卢重言的行程,毕竟他是那样不羁的人,只抹了一把眼睛,闷声道:“嗯。”    “我跟你留了手书和信物,待你通过州试,就可以拿着手书和信物去金陵找谢长卿,我已经跟他讲好了。”    看到沈翘楚还是闷闷不乐的样子,卢重言絮絮叨叨道:“我们还可以写信啊,洛阳虽远,半个月总能寄到了,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不能懈怠,陆凤臣虽然是个笑面狐狸,心思也多,却最是个护短的,相信这两年在平江书院学习,你也会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