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爸买的是你爸爸买的,嫌弃大哥哥了啊?”
“没有……好吧,大哥哥等一下,你看着小浩,我上楼跟奶奶说一声。”说着走到凉席边穿好凉鞋,“蹭蹭蹭”跑上楼。
很快二楼的窗户里探出宁宁奶奶的脑袋,热情的跟李恺打招呼。
在生活区里,孩子在外面玩耍,大人一般不用操心。
这个年代的孩子安全还是相对有保证的。
首先像后世那种“抢劫式”的拐卖儿童是不存在的,你没有汽车作为作案工具和运输载体,不可能看到路边有个孩子,旁边也没大人看护,就抱上车扬长而去。有正规工作的人不吃不喝二十年都买不起一辆桑塔纳时价十八万人民币。
而且即使买了,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无业游民,你也没渠道去买汽油或者柴油,不像十年后,遍地的“石油”、“石化”,加油站比公共厕所都多。
再者,劫掠了孩子,你也出不了小区。生活区的警卫可不是以后的小区保安,他们不负责收费,不负责拦阻外卖,不负责找业主的麻烦,他们只负责生活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心类同于部分良心未泯的警务人员。
而且关键时刻只要振臂一呼,半个小区的闲杂人都会一拥而上,虽然不至于把“拐子”打死,但是,一顿暴揍,踢伤他的“第三条腿”还是很有可能的。
伤了也白伤,这个年代的律师还未曾“进化”,不会打着“人权”的幌子为罪犯争取利益,比如为逃跑中受伤的小偷向被盗追逃人索要医疗费等等。
不一会儿,宁宁又跑下来,还换了件粉红色的小背心。
从墙角推过来一辆竹板做的婴儿车,“大哥哥把小浩抱上来,推着去省力气。”
这种手工的全竹婴儿车,在这个年代非常普遍,适合零到六岁年龄段的孩子。小于浩这辆,还进行了“装修”,几乎所有裸露的竹片,都被缠上了五颜六色的布条,倒是别出心裁的漂亮。底面还铺了一层小棉被,孩子在上面可躺、可坐、可站立。
“好嘞,”李恺把小于浩抱上车,“宁宁也上来,大哥哥推着你俩。”
“不用啦,我自己有车,我骑车在前面开路。”宁宁又跑回墙角的背侧,很快就骑了一辆粉红色的儿童三轮车出来。
“厉害呀,宁宁也是有车的宝宝啊。”
“我爸爸给我买的。爸爸最疼我了。”宁宁骄傲的说道。
“知道了,宁宁是于伯伯的小宝贝儿。走啦。”
宁宁在前面骑着小三轮,很有蔑视一切交通规则的气势,拐来拐去的横冲直撞。李恺推着婴儿车跟在后面,小于浩站在车内,手舞足蹈,如同阅兵一样前后左右的乱指一气,还时不时地和李恺互动,“啊……”,“咦……”,“欧……”。
“宁宁,你想吃什么呀?”
“到那儿再说呀。”
“什么?”李恺没听清。
“到了超市看看再说呀。”宁宁回应的很随便,似乎并不在意这次购物机会。
“好。”
李恺的内心有些小激动,宁宁也变了。
前世的宁宁,因为家庭的变故,母亲李晓敏二婚所托非人,所以宁宁五岁之后就没有感受到过家庭的温馨、关怀和支持,没有过什么幸福的童年时代,快乐的少年时代,美好的青年时代,只是简单的活着,猥琐的成长。
所以才会在李恺这里得到一条裙子和一顿大餐的欲望满足后,成为与李恺相差十来岁的小女友。
同样也是因为原生家庭在心中留下的阴影,她才会排斥与李恺结婚,在她认为,婚姻就是坟墓,埋葬幸福、安逸、快乐的坟墓。
如今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个明眸皓齿,聪明可爱,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因为有爱她和她爱的人存在。
三个人边走边聊,兴致盎然。
迎面来了一行自行车小队,边朝他们行驶过来边大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