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2 / 2)我的农场通大明首页

夏尔马是出了名的温顺,也不怕人,任由朱棣亲近。

刘斌见状说道。

“陛下,这夏尔马虽然不能当战马,但北海这里其实是有战马的。”

“哦?在何处?”朱棣闻言眼前一亮,顿时来了精神。

“就在前面不远。”

众人又开着车跑了几里,果然看到近千匹高大的战马。

看到那群体型高大的黄骠马,朱棣两眼放光,“果然是好马,这马可有名字吗?”

“这个马群有九百多匹,分为两个品种,毛色金亮和火红的是顿河马,肩高能到一米六,比蒙古马普遍高上半尺,性格机敏,听话,忠诚,耐力和持久力都很出色,速度快。

“而且耐粗饲,适应性好,在这北海的冰天雪地里都能活得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晚熟,比别的马成年慢,但它又很长寿,比别的马能多服役两年。

“另外一种毛色深红或黑色,白蹄子的叫布琼尼马,也能当战马用,属于乘挽两用型,既能拉车又能骑乘,但总体上比顿河马还是差一些。”

朱棣听着刘斌的介绍,早就忍不住了,一溜烟的跑到马群里,对着一匹金色的顿河马一顿狂撸,爱不释手,最后翻身上马,试驾了一段,又跑回来,还舍不得下来,怒气冲冲的对樊忠问道。

“上次回来为何没跟俺说这里好马?”

小太监樊忠吓得差点趴到地上,哭诉道,“皇爷,上次来北海的时候,这里还没有马啊。”

朱棣闻言又将疑惑的眼神看向刘斌。

刘斌见状翻了白眼,忍不住吐槽。

“我一个开农场的,养猪牛羊还能杀了吃肉卖钱,养马有个屁用!”

“那这些好马是从哪来的?”朱棣疑惑道。

哪来的?当然是后来收集到这里集中饲养的啊。

众所周知,因为伊州靠近贝加尔湖,有这么个天然的温度调节器,所以伊州是毛子的避暑圣地,这里的疗养院多的一批。

疗养嘛,度假嘛,那自然少不了玩的东西,马术俱乐部当然也少不了。

这些马匹就是从各个马场和疗养院里弄来的,穿越之后怕这些马没人管,活活饿死,所以集中到了农场这边集中饲养。

听了刘斌的解释,朱棣当然不好责怪,但还是耿耿于怀的说,“应当将此马运回大明,不,就在此地设立马场,调派官员专职饲养,扩大马群。”

北海的穿越者对此是无所谓的,在现代人眼里,马有什么用,能比的上汽车吗,骑马顶多也就是个娱乐活动。

但在古代人眼里可不一样,战马的多少,就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此时朱棣他们的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或者说,在潜意识里,他们虽然见识了汽车,但还是觉得汽车太高大上了,只有马匹才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接地气,所以这帮古人对马匹十分重视。

看完了牧场,又回到养殖场,在这里,朱棣见到了两千多头奶牛一起取奶的壮观场面,养殖场里还有几十个梳着发髻的古代人在干活。

朱棣拦住一个人问道。

“你是从大明来的?哪里人?”

那个古人看见这么一大帮贵人,虽不知朱棣的身份,但还是怕的要死,怯懦的说道。

“回贵人的话,小人是山东煮盐的灶户,来这里已有月余了。”

“哦,你在这里做甚营生,日子可还过得去吗?”朱棣又问道。

那古人闻言顿时露出笑脸。

“俺们一家都在这农场干活,平时就伺候这些牛吃料,还有取奶,日子过得可好咧。

“这活干的比煮盐轻省,贵人们还给俺们发衣裳和房子,一天能吃三顿,吃得饱穿的暖,还教俺家孩儿读书识字,过得可有盼头。”

朱棣点点头,又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取奶管道,不解地问道。

“贤侄,这牛乳取来有甚用?”

刘斌见状介绍道。

“这里生产的鲜牛奶,少部分供应城市,给百姓饮用,大部分都会送到城里,城里有家奶粉厂,牛奶会送去制成奶粉。”

“奶粉又是何物?”胡俨也好奇的问道。

“奶粉的用处就多了,可以用热水沏开,喂养缺少母乳的孩童,也可以给伤病之人饮用,补充营养,但其实大部分都被当成了工业原料,用来制作糕点,饼干,还有冰淇淋。”

毛子的冰淇淋可是一绝,用料十足,奶香四溢,每年需要大量的奶粉,而这些奶粉就是从西伯利亚各个养牛的农场里来的。

看完了农场,众人又去参观了刘斌家的粮库,见到了那满仓满谷的粮食,还有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白糖,朱棣总算是对北海的农业水平有了个概念。

单从农业来说,这里确实是个宝地!

但是朱棣又听说,这里不种桑麻,也不种棉花,可纺织业又很发达,觉得很是离谱。

你连原材料都不种,那怎么搞的纺织业?

于是又让刘斌带他去看这里的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