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根正苗红(2 / 2)秦氏有好女首页

“自己给自己辩白,总归无力,多半越描越黑,乃至百喙莫明。总该让一个……更有信誉的人来替我澄清,是不是?”

东海先生乐了,放下笔,“你说我?这世上几人认得我?”

“你是朕的丞相啊。”

“上一个丞相倒是名头响亮,遗臭万年。”

王放讶然,似乎才意识到什么,轻声说:“丞相这个衔,确实不太吉利,是孩儿之前考虑不周。”

老王墨眉一扬,直觉认为这孩子在给他下套。

“所以?”

“所以阿父当得一个更响亮,更尊崇,更有分量的尊号。”

还有什么是比丞相更尊的?东海先生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

“你是想……”

王放缓缓站起,小步趋到阿父对面,整衣敛袖,双膝打开,缓缓跪下,额头触地,轻轻一声叩响。

他声音里还带暖意,轻轻松松拂过地板,宛然一室生春。

“尧以天下让许由,人谓尧贤。我不敢比肩圣人,但见贤思齐,也欲傍人篱壁。阿父可愿顺应天数,南面称君?”

“……”

雕梁画栋的大厅,宽敞豪华不逊于洛阳宫室。一廊一柱皆极尽工巧,一花一毯都价值万金。

厅堂里人不少,有在干正事的,也有跟主公久别重逢,只愿跟在他身后晃悠的;大部分人都笑眯眯地看着眼前这场父慈子孝,仿佛找回了当年白水营里的无忧无虑旧时光。

直到王放这句话说出来。大家忽然说好了似的,齐刷刷严肃起来。

东海先生还拈着榆钱,吓得当场掉了好几片。

“什——什么?”

王放抬头,笑道:“阿父年纪比我大,才能阅历都强过我,人品更是毫无瑕疵。手下的文武众臣,半数都是白水营里你的老部下,这些日子里对你说一不二,跑起腿儿来脚下生风,比跟我的时候忠心多了……”

老王把榆钱起来,吹吹刚要吃,猛地又掉了。

“……不是,十九,大伙何时对你不忠心了?”

王放转头,看着后头一群伙伴,理直气壮答:“他们隔三差五劝我莫要胡闹,舌头都起茧了。他们可曾顶撞阿父?”

老王脱口道:“那是因为你年纪小啊!”

众人尴尬而笑。淳于通道:“其实十九郎就算再年长几岁,也是挺胡闹的。”

东海先生才想起来吃惊,赶忙从座位上下来,扶王放起身。

“这你是真胡闹了!你嫌这担子太重,大伙一块帮你,你这……没病没灾好好儿的,提什么逊位呢?传出去,旁人会怎么揣测?”

说着,不由得朝侧边罗敷的方向看过去。是她撺掇的?

罗敷朝老王一笑,颜若朝霞,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子里明明白白写了“不关我事”。

赶紧再转回目光,从谯平到颜美,一个个将眼前文武将官看过,不相信地问:“你们——这是跟他商量过了?”

众人低头不语。半晌,谯平代表大家表态:“说不过他。”

其实这话也并非完全准确。谯平自己有私心,觉得没脸再在十九郎殿下称臣。

东海先生急了:“你是大汉苗裔,随随便便出让江山,是想让我当王莽么!”

王放垂手,一字一顿道:“非也。我有道理,阿父请听。我刘氏飨国二十有四世,近四百年,有过辉煌之时,但过往数十年,天子亲佞远贤,国土尽成焦土,帝王不复帝王,德行配不上国祚。自古天下分合无常,大汉气数已尽,我何必苦苦挣扎。这是其一。其二……”

东海先生听傻了,一动不动,仿佛他说出的话是三九鹅毛雪,呼啦一下,把他冻成一个冰人儿。

虽说十九郎读书不少,做点辞赋也是信手拈来,但如此一番文理通顺、喻义深远的宣言,不像是他一时兴起,现编出来的。

他忽然意识到,就算没有名声上的拖累,就算没有那场天花乱坠的乱`伦戏,他心中大约早已打定主意,迟早要说出这番话的。

王放见没人堵他嘴,长出口气,嘴角一弯,朝罗敷眨眨眼。

“其二,世道不稳,天下不定,须强主方能震慑诸侯。我在宫城居住数月,洛阳无一日安宁,天子声名狼藉,妇孺皆知——不光是阿秦的误会,当时我受制于卞氏,为了麻痹他的耳目,做过不少狂妄荒唐之事,实非帝王应有之举,宫中常有将我比作昔日海昏侯者——这些都是致命的把柄。相比于海昏侯被贬被废,我还是自觉点儿,让位于贤能,或许日后还能有善终。

“阿父和诸君明鉴,我也恋栈,也爱富贵荣华。但我从被迫登基到现在,一年尚不足,其中大半时间都是傀儡,每日策划着一走了之。而此时居然还耽于皇位,只为责任二字,其实并不情愿。阿父是世家大族出身,有几十年为官为宦的经验。而我生长于山野,自由自在惯了,一当皇帝就生病。不瞒大家说,我一穿上冕服,住进宫城,就……就头晕恶心,低烧难受,不是一日两日的毛病,不信你们可以问阿秦……”

果然他三句话不离胡言乱语。罗敷猛地听他叫自己,一个寒颤,连忙给他圆:“是啊……你们重新见到十九郎时,不都发现他瘦了……”

王放一口气说完,严肃之色消失不见,笑容软软的,轻轻拉东海先生袍角:“阿父……”

同时使劲朝厅内伙伴们使眼色,意思是快来帮腔啊!

老王第三次把榆钱捡起来,已经脏得不能吃了,还愣愣捧着。

在十九郎大病的时刻,他作为白水营的共主,不得不救亡于危难,做了一个月的“摄政王”。

在总揽大权的同时,不免查阅了宫里许多记录,包括十九郎从民间被“发现”、“登基”、乃至以春秋笔法记叙的、他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举。

别人看这些,看到的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麻雀变凤凰”、“有钱果然可以为所欲为。”

而东海先生透过这些五光十色的描述,字里行间看出他的绝望反抗。对这孩子所遭遇的种种,也深为喟叹同情。

可这并不代表他能把皇位当铁锅,想甩就甩啊!

“不是、这个……其实……”

十九郎天生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他就算指着天说太阳是三角形的,东拉西扯论证一番,也会有人跟着点头。

可今日他这提议……

实在动摇国本了吧!

老王求助似的看着眼前的多年伙伴。大伙虽未明确点头,但那眼神分明都是:我们听十九郎的。

他咳嗽一声,干涩涩的道:“你说的都有道理。但还是那句话,我们大伙容你胡闹,天下人也不容。让位于外姓,你想过朝野江湖会如何震撼?你……”

王放轻声打断,“若现在是太平盛世,我当然不敢任性妄为。但……”

他打住没说,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正因为眼下时局混乱,从官到民,底线都比较低,才能容忍皇权易姓。

王放想得面面俱到,轻轻握阿父的手,好像他已经答应了似的,又征求意见似的问:“阿父,若担心天下不服,那就依然延续大汉国号,不就相当于什么都变?你也放心,现在宫里规矩松,没太多莫名其妙的束缚。阿父即位之后,孩儿当尽心协助辅佐,绝不会甩手不管,你给我封个小官,每个月俸禄够吃饭就行……对了!我可以帮你整理典籍……我眼神好,写字快……”

东海先生轻抚额头,觉得近来这一个月里经历的破事儿,加起来比过去五年都精彩。

他头一次在熊孩子面前有些语无伦次:“你、你要知道,这种事不是说着玩的……”

“是。现在身边都是自己人,孩儿斗胆多说两句。江山和平易主,这事虽然罕见,但史上也颇有先例。通常得先改革行政,各个岗位上换上忠诚开明的人——这一条咱们基本已做到了。然后放出风声,言明旧君如何不能胜任天子之位,新君如何文武贤能——你在世家里也小有名气,且有白水营的伙伴们为你佐证,这几日繁忙劳碌,更是已经熟悉了政务,这一条便也不难;然后还得召集群臣大会,象征性的商议它三五天,宣读几篇冗长无趣的诏书,改元、祭天、大赦天下——咱们击溃了兖州卞巨,这些礼仪上的表面功夫是肯定要做的,也逃不得。至于我的退位诏书,我……”

他忽然脸红一红,袖子里摸出个皱巴巴丝帕,展开来,蚂蚁似的小字整齐排列。

他腼腆一笑,“……我仓促写的,断续零碎,文采一般,也许需要润色一下……”

东海先生默默无言,知道那丝帕上,大约是他的心里话。

略略扫一眼。王放十分慨然地反省了自己做天子时的种种倒行逆施,“罪己”的言论占了一半篇幅。然后顺理成章地说,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御天下,理应自觉让位。过去十年的饥荒、战乱、贪腐、瘟疫、军队的烧杀抢掠、豪强的倒行逆施、乃至日食地震、荧惑守心——一切罪责由他承担。希望上天看在他的诚意上,少降灾祸,多施福泽,护佑大汉国泰民安。

辞藻斐然,云霞满纸。挑不出毛病。

这样一封血泪诏书,送到任何县郡乡里,让人声情并茂地读一遍,百姓们大约会泣涕涟涟,赞一句“好人”。

而士族门阀,地方官吏,原本对天子的那特立独行的私德做派颇有微词;此时当释怀;再得了“一切如常”的保障,也不太会费力不讨好的跟洛阳方面对着干。

至于其他刘氏宗室,只要保留汉的国号,保留他们的待遇,没人有哪个能力和闲心唱反调——毕竟,若是天下纷争不歇,任你根正苗红,照样灰飞烟灭。

王放朝身后众人连使眼色,先是温柔企盼,再是催促鞭策,最后干脆伸出只手,做个往下斩的动作。

大家为难半晌,稀稀拉拉的慢慢跪下来,道:“请主公依了吧……”

唇齿之间透着尴尬窘迫,这辈子就没遇上过这等奇葩事儿。

废旧立新,群臣“劝进”,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哪个皇亲权臣想篡位,都得排练一下这个必要的步骤——大伙苦劝,高高在上的那位苦苦推辞,如是再三,最后“为了天下苍生”,勉强接过千钧重担。

但哪有现任天子跟着一块儿掺和的!

但又不能不帮衬他。若讲道理,十九郎此刻还是国君,大家不过是“奉旨而行”,不听话是要杀头的。

王放紧张出汗。抑制住再多嘴哀求的冲动。

阿父当然不可能一口答应——若如此爽快接过权柄,那岂不是了卞巨第二——但他也没当场怒斥,那就是有戏。

他早已让人关上了厅门,身边仅留少数知根知底的老朋友,免得给阿父太大压力,显得他聚众要挟。

东海先生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看到的是一双双略带鼓励的眼神。

他不禁以袖擦汗。这帮人近墨者黑,一个个全都被小十九带出歪风邪气了!

忽然门外异样声响:“放我进去……让我进去!”

听那声音,都能想象出门外那人的脸红脖子粗。

门口哨兵挡不过,砰的一声,门扇崩开,糜幸一歪一倒的冲进来,四下看顾,眼泪流满脸,酒糟鼻抽抽搭搭。

“谁说天子要退位?谁要叛国篡位?……”

这个累世忠于大汉,几代忠良之后,王放知道他大约会对此反应激烈,因此半哄半骗,把他稳在别处,派了一堆杂事儿,厅堂内只留“自己人”。

谁知这糜幸不知从哪听了一耳朵“天子逊位”,顾不得身上伤痛,还是义无反顾地赶来了。后头还跟着韩燕、赵黑。两人脸上分写四个字:莫名其妙。

“……不可以!陛下莫要心灰意冷,臣等必将鞠躬尽瘁辅佐陛下……国祚不能断……”

王放略有尴尬。酒糟鼻有时候惹人厌,但他记得此人为着兴复汉室,如何甘愿以命相搏,在自以为穷途末路之时,又如何不惜自杀以警世。

他想了一想,上去按住糜幸双肩,笑道:“谁说国祚断了?我的意思,依旧延续大汉国号,一切礼仪制度不变,宗庙祭祀也都照常。只是最上头换个人而已,因我实在不能胜任那位子……”

糜幸哭诉:“可是、可是血脉不一样啊……”

“王先生虽非我亲父,但胜似亲父,有何不妥?”

“不是……不是,国将不国啊……你放眼看天下,那些纲常错乱、血统不继的蕞尔小国,哪个不是内乱频发,轻易而亡?……”

在他心目里,天下不姓刘,那不就等于天塌下来?

王放还没想好如何答,忽听身边有人不满开口。

“你咒谁呢?谁说我大罗马要灭国的?”

四声不谐,原是张良,叉个腰,一双碧莹莹眼里冒着火,冰火交加。

王放心里腾的一热,故作惊讶,问:“此话怎讲?难道在君之祖国,国君继承,并非以父传子么?”

张良笑道:“以父传子,何等荒唐!万一生的儿子全都呆傻蠢笨,岂不是要把家业败光了?我罗马国历任皇帝,向来是择贵族中的优秀男孩,收为养子,悉心教育,以让他成为称职的储君……”

他话没说完,糜幸脸已经垮了,一副听梦话的表情。

“养子?不可能!那皇帝的亲子呢?他也同意?”

白起觉得奇怪:“此话怎讲?皇帝的亲子,若是贤能之人,将来可以位列三公九卿,照样是国家重臣。再说,这是朝野上下集体投票的决定,岂会因一人更改?”

王放眉开眼笑。以前虽也听他提过本国朝政,但从未讲述得这么过细。意外之喜。

“你们瞧瞧,人家皇帝也是收养的!”

众人都不搭理他。别人家皇位,是养父传养子;他倒要开“子传父”的先河。

糜幸尤其不服,但见张良白起不像信口开河,愤而道:“成何体统!……唉,难怪是蛮夷……你们那国家要完……”

张良怒道:“谁要完?谁要完?我大罗马国繁荣昌盛,好着呢!五贤帝听说过没有?奥古斯都听说过没有?”

事关国家尊严,白起也懒洋洋补充:“我的祖国文治武功,横跨二海,东接条支,南有安古,西极海洋,凡四十四郡……”1

张良轻声耳语一句。白起改口:“……在我们离开之前,刚刚又征服一郡。现在应是四十五郡。丝绸夫人,不知我们罗马和大汉,哪个版图更大些?

糜幸嘟囔:“蕞尔小国,夜郎自大,还有脸问。”

王放笑道:“侍郎莫要小看人家。张将军给我画过地图,他们的贵国疆域,确是幅员辽阔,堪比大汉,绝非夜郎。”

糜幸被天子直接呛了一句,面红耳赤,咽下后面的百十来句话。

所以论证很完整:不实行“父死子继家天下”的国家,也能欣欣向荣,长命百岁。

韩燕看看王放,看看东海先生,自然而然地说:“过去某也曾听说白水营经营有方,乱世中独善其身,其主必是当世贤达。若今日陛下定要一意孤行,择人而传位,某也只信任王先生一人。”

他跟王放没太多私交。当初在东郡城下,听得卞巨军马念出王放的一样样荒淫无道之举,心中已经颇有微词,原打算大事定后,立刻退隐。

眼下天子主动要退位,他惊讶之余,颇感欣慰,决定留下来观察观察。

赵黑一句话没说,只是看着阿秦,眼中变幻了五六种态度,最后定格在十分的不解。那意思仿佛是说:你到底当不当皇后了?

一只学飞的乳燕误入大厅,翕动翅膀,扑棱棱在木梁上挣扎,忽地倒撞下来,跌在一摞包简牍的麻布堆上。

泥塑木雕似的众人忽然都活了,总算找到点事,连忙一拥而上,去抢救燕子。

小燕子睁着一对黑琉璃珠似的眼睛,惊恐地看着头顶上一群热情人类,叽叽喳喳狂叫。

王放再拜:“阿父若无异议,孩儿即刻去整理印信、公文和礼器。”

东海先生没动地方,静静立了许久,挽过王放的手,示意出去走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