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进入皇宫,刘端就看到了焦急等待中的姜育。
“陛下!”
姜育看到归来的刘端,显得很是惊喜。
“姜尚书,有什么要事吗?”
刘端面色严肃,问向姜育,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来找自己,除非他这个尚书是不想做了。以姜育的身份,他能够来见刘端,有不小的可能性是和其他国家有关。
难道是宋郑两国又整什么幺蛾子了?这才刚签协议几天,应该不至于。
刘端不禁生出了这样的想法,到也不能怪他往这两国的方向去思索,毕竟三国彼此之间来往最为密切,而他在登基至今,所处理的外交之事又都是与这两国有关。
“陛下,是新国,他们要与我国重修旧好。”
“新国?”
刘端有些惊讶,汉国和新国之间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没有来往过了。但在过去,两国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不同于汉国附近的菜鸡互啄,新国所面对的是哪怕在全天下都算得上是强国的魏国,两国之间的交战异常频繁。
当然,魏国没有把全部的力量用来对付新国,他们四周也有着一些其他小国,除此之外,和魏国接壤的还有另外两个强国,这是他们所不能忽视的。
但即使只是魏国的很小一部分力量,新国也很难抵御得住,因此,很早之前,新国就与汉国缔造了守望互助的盟约,一直持续到前几年。
在盟约最为牢固的时候,两国之间联姻是一件寻常事,甚至两国的军队都能踏入另外一国的土地上而不受到过多的监视。
但这一切都在几年之前结束了,当然,新国实际上只是受到了无妄之灾,对于汉国,他们真的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当时,宋国进攻汉国,刘端的父亲,汉国当时的皇帝朝新国求援,本来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两国之间互相的支援的次数早就有了两位数,完全不值得惊奇。
结果,新国出人出粮,为汉国奋战,刘端的父亲反手就把对方给卖了,让他们和宋国两败俱伤,而自己则趁此机会,出兵新国,在他们空虚的时候攻占了不少的土地。
这是一个刘端想到多少遍就会骂多少遍的白痴策略,在这个“英明”的计谋之后,新国只是与汉国老死不相往来,已经是他们顾及旧情,加上己方确实元气大伤的做法了。
至少换位思考,刘端是不认为自己可以忍得下这么大的怨气,就像是当初颜启元要娶邓芷一般,哪怕拼着国家不要,也会和对方大战一场。
在这个做法之后,汉国虽然得到了不少的土地,但却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在宋国卷土重来之后,失去了唯一的坚定盟友的汉国节节败退,要不是张维才异军突起,汉国已经被覆灭了。
张恩民掌权之后,更是将这些地方还给了新国,唯一的请求就是让对方不要前来攻打汉国,毕竟当时的汉国是真的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不知道是因为过去的交情,还是碍于南方魏国的压力,新国同意了张恩民的请求,至今没有朝汉国出兵,但也没有联系过汉国。
这次派出使者,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刘端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件事,在走进御书房之后,他立即派人去把张恩民给叫过来,相较于在他身旁的姜育,他还是更信任张恩民。
张恩民很快就匆忙赶到,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同样是大吃了一惊。
“张相,对于新国的理由,你是怎么看的?我与姜尚书在商讨之后,认为对方是因为魏国的压力过大,正好我国重新崛起,想要求助。”
张恩民欣慰地看了看刘端,然后稍作思考,回答道。
“陛下所说确实极有可能,除此以外,其他原因也不可忽视……”
刘端点了点头,张恩民所说确实不错,汉国现在与过去的差距除了国力之外,对于新国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拿下了武安郡了。
武安郡与新国接壤,即使他们未必有这个想法,但也不得不防。当然,新国自身也可能是在担心留有余力的汉国来攻打他们,毕竟当初的反水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本身就需要承受南边魏国的巨大压力,现在要是北边再加上一个汉国,那么新国只能祈祷天降猛男了,否则亡国可以说是注定。
当然,无论现在刘端他们怎么想,都知道说是做出一点准备,对于新国的使者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没过多久,他们就抵达了京城。
对于汉国新发生的事情,他们并不是很敏感,因此,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张府,在他们的认知中,张恩民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重修旧好,你们能给出什么?据我所知,现在新国的日子不好过啊。”
张恩民看着面前的新使,淡淡地说了一句。
当然,他并不知道新国的真实情况,只是根据新使的态度做出了判断,但看着对方大变的脸色,张恩民确信自己的判断并没有太大的错误。
新使攥紧了拳头,当初汉国所做的那件事实在是过于不地道,新国只是断交,已经是看在这么多年的交情上,没有让汉国灭国。
现在却要他们自己来恳求对方来交好,对于此时的新使来说,这是何等的讽刺!可惜,为了国家,他不得不忍让。
“我国公主,愿嫁与张相之孙为妻。”
“好,嫁给陛下为妃,但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