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北速三(2 / 2)流浪地球3:危难重重首页

地球环轨进入南极圈并没有减速,虽然早已关闭了北面的发动机,但依旧是亚北速三的速度向着南极点前进,进入了黑乎乎的世界,星空依旧,甚至是更为清晰。

谷厢内的所有座椅一百八十度的转向,然后固定。

在电视直播的画面中有电脑模拟的画面,实时标注着地球环轨在地球上位置,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平面二维模型,一个闪呀闪的点在圆圈上的行走,和钟表差不多。

有些人捏一把汗,都到了这个地方,都这个距离了还不减速吗?这已经进入南极洲了,竟然还不减速!是不是试运行出了问题,没有办法减速!现在可是半轨,开出去的话,可就真的砸在冰上滑行了,甚至在冰面上砸出一个深坑。

怎么还不减速!

系统:“地球环轨已脱离北速三,所有人员请注意,南墙制动即将开始,所有人员请注意,南墙制动即将开始!”

北面发动机的早就在低温状态下了,南边的发动机瞬间亮了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增加功率,喷口射出了蓝色的光柱,立刻进入了减速的状态,不久之后,后面起飞战机终于跟上了,总算能够拍摄到长而稳定的画面了。

经过较长时间的减速,地球环轨很快进入了低速状态,但是谷厢中的人员们可不是这个感受,他们又经历了一次加速状态。

地球环轨在接近南极点的时候,速度已经很慢了,在后面跟着的声音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一座巨型的钢铁大山慢慢漂动而来,停在了地球环轨南极站巨大的弹射架上。

这还不算是彻底成功,必须所有的在轨人员全部安全地踩在南极的雪面上,这才算是一次完整的试运行,虽然在监控摄像头中看着他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甚至还在小声的聊天,能起身走下地球环轨,这才是最重要的。

崔璨去吃饭了,她磨磨蹭蹭吃了一口,惊讶的觉着,跟陈娇嫂嫂做的味道竟然是差不多的!这倒是挺奇怪的,但这个面却是软的,应该是外面买回来的面,不然自己弄的面,还得是钢丝刷嘴。

地球环轨上的七十一名成员全部下了谷厢,地球环轨的试运行圆满结束,在联合政府内观看大屏幕直播的各国代表和工作人员庆祝鼓掌,总控制台的人也在欢呼庆祝,但并不是地球上所有看着直播的人都在庆祝,有一些人甚至是咬牙切齿的。

地球环轨一号线的试运行成功,只代表了其中一个阶段,这个大家伙的建设,耗费了不少的资源,之后还要进行全轨的建设,以及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的建设,谷厢也会有所改进和升级,横截面积减小的同时增加长度,并且多个谷厢连接,还能够在行驶的中途分离,如果三个谷厢连接,其中一个只走到赤道处就停下,那只能是最北面的谷厢脱离后在赤道处停止,脱离之后,中间的谷厢北面发动机再点火,继续进行的加速,将两节谷厢推至南极。

这是前期就存在的构想,只不过当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分析更优的建造方案,这下有了。

地球环轨一号线的建成,也意味着南极发动机的建设要加快了,空中运输已经用不上,当前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了,地球环轨的轨道下方,架设有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无人运输车完全可以胜任这样简单的道路状况,减少了人力,增加了效率。

不仅仅如此,第一条半轨的建成,相应的还要考虑到安全状况,这是需要联合政府费心的地方。

既然北速三和南速三是安全的,在地球环轨上做试运行测试的预备航天员都交了报告,在他们的报告当中,有几个人认为,北速三或者南速三还有提升的空间,在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加速度大约在40个G左右,加上谷厢中的抗压座椅和抗负荷服,撑下来是没有问题的,地球环轨可以更快!

建造团队在想,那么北速四和南速四呢?在以后的建设当中,完全不考虑了吗?

在多次的会议当中,北速四和南速四还是没有塞进发动机程序里面,但是北速四和南速四目前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行,只不过又完全没有必要,一直在北速三的加速当中前进也是可以的,能够提升几个百分点的速度,但远没有达到北速四的边,北速四太危险了,对地球环轨的轨道要求也是极大的负担。

北速四和南速四,从此彻底取消了。

理论上来看,北速四的速度,比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前进三的速度还要快一些。

此时的刘培强还在休眠当中,刘启给他发了信息,但只能存在个人邮件箱里,而且所有的信息都是被强制锁定的,无法进行更多的操作,大概还有一年的时间,他才会再次被唤醒,继续在领航员空间站上面的工作。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地球环轨试运行前前后后的事,那天直播的过程被反复的播放,包括从南极点开始南速一到南速三的加速,所以在另一些个事上面,就没那么留意了。

一个被改造过后的门型机器人来到了数字生命研究所的旧址,这个机器的体积很小,大概只有一个青少年的高度,宽度也变窄了,身上的很多零件都是来自于报废的智能建造机器人,并不灵敏,但是动力是足够的,用于破拆门窗等障碍物。

这里已经废弃了,墙体开裂,在里面有一些备用的电机和大型存储电池,这些还是可以用的,大部分的东西都被搬空了,实验室中仅剩下的,就只有一台不怎么用的核磁共振机和六台电脑,其中三台的主机已经报废,一些电缆和线路是完好的,主要的实验器械和研发设备被留在这里的就剩下零件了。

找了半天,还是缺很多的东西,有些已经严重泡水了,有些拿出来晾干还能用,这些东西还是不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制造流程,甚至都没有在制造流程中的必要工具和设备,研发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十分困难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相当于就是用17世纪的工业技术水平制造21世纪的高精密电路板,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限制下,根本是不可能的。

图恒宇说:“马老师,不行了,咱们所里的家伙都不多了,应该之前有人来过,搬走了部分,剩下的几乎都不能用了,就算将这些东西改进一下,也没有办法造出更精密的组块和元件,下面的都泡了水,能不能用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