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迎新年(2 / 2)文明旅程首页

齐家男孩多,代代不缺,一些细节就被齐铭的爷爷强调保留了下来。所以,每到这时候,齐妈都有怨言,大过年的,就留她一个人独自在家,多少还是有些孤单。

来到齐君家里,齐君正在单独准备的作为祠堂的房间里,大娘和大嫂两个人在厨房忙着准备贡品和晚饭。

“都准备好了吗?”齐爸一进门就问到。

“好了”,“好了”,君哥和大嫂的声音同时从厨房和祠堂传了出来。

“二大,你来啦,铭哥!”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从祠堂钻了出来,向着齐爸和齐铭打着招呼。

“东子,什么时候过来的?你爸来了吗?”,齐爸看到那男孩,停下来问到。

这是齐铭三叔的孩子齐栋,平时大家都叫他“东子”。继承了齐家个子高的基因,十六岁的齐栋已经有着一米七的身高了,由于年龄还小,身体有些单薄,清秀的眉目间还带着一些稚嫩。

“我自己来的,我爸明天和我妈一起过来,他们单位明天正好有车来拉货。”

齐爸和三叔已经是长辈,一些礼仪已经不用全程参加了。三叔是军人退役后被安排在货运公司工作,往来各地倒是非常方便。

“你明年考高中吧?有把握没有?”,齐铭接着问到,齐栋正在读初三,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所谓的明年,不是2001年,没过春节都是今年,还有几个小时才是明年呢。

“我的成绩取决于考场纪律,能不能考上明年再说吧。”,齐栋也有点混不吝,啥都敢说。

“宗谱面前别乱说!”,带着小哥俩一起进入祠堂的齐爸回头教育了齐栋一句,他在小辈面前一直是很严肃的,经常板着脸。

“你说了算!”,齐栋大大咧咧的回答着,顺手从齐爸手里接过东西分类放置。

齐爸打量了一下,东墙的正中间挂着宗谱,宗谱前的桌案上还有些空荡,一只香炉摆在中间靠前的位置,里面用小米、高粱等谷物填满。两边的烛台上,插着两只一尺多长的蜡烛。香炉前面放着四只空酒杯和一瓶老白干,后面的大部分桌面都空着。

“准备好了,现在就走吧。”齐爸见准备齐当,对着厨房又喊了一声:“大嫂,你估算着点时间下饺子,我们现在去迎年。”

将一挂鞭炮放在祠堂门后,带着香、火、纸、灯笼和几挂鞭炮,四个人就顺着南边的道路走去。

每一家迎年的地点都各有讲究,大多到祖坟、祖田、祖宅等老人常去之处,其余如山脚、河边、路口等处也是迎年的常见地点。可以改变迎年地点的,一般是家族中最有权威的老人,他生前指定地点,待到离世后,家族就以此为新的迎年地点。

齐家的迎年地点就很近,当年齐铭的爷爷坐在炕头,指着前面的路口说到:“迎年跑那么老远干什么,以后就在那里。”于是,齐家后代每年就省去了很多路程。

也由此可见,齐家的惯孩子那是有了传统的。

齐君在路口路边的地上用木棍象征性的画了一个带缺口的圈,缺口处画一个方框代表门,这就把准备工作完成了。齐爸将纸放入圈中,先点燃三根香立在门口,再开始点燃黄纸。

待到火势燃起之后,齐爸抓出几张燃烧着的纸张扔向半空,嘴里喊着:“有家有业,多子多福,勿抢勿夺,自取自用!”,这是收买各路孤魂野鬼,不要打扰自家的团圆。

齐栋点燃鞭炮,齐爸带着哥仨跪在火堆前,一起对着火堆叫到:“请各位老祖跟我们一起回家过年!”。接着在三叩首后,就站立起来。

这时齐君点燃灯笼,就站在一边等候着。其实按照以前的规矩,这时该做的就是灯笼领路,大家不许回头的向祠堂赶回,据说回头会将其他孤魂野鬼招至家中。

但自从某一次大风将未燃尽的黄纸吹到一户人家的柴火堆上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在余火未尽之前离开了。

回到祠堂门口,齐君打着灯笼径直来到供桌前,先点燃了蜡烛再熄灭灯笼;齐栋点燃门后准备好的鞭炮,扔出屋外,这是驱赶其他路过的鬼怪;齐铭把准备好的木材抵在门上,防止房门误关,影响祖宗的进出。

大娘和大嫂立即将准备好的贡品摆上,就退出祠堂开始布置餐桌。

每人点燃三根香插入香炉,轮流叩首敬祖。齐爸在供桌前点燃几张黄纸,又将供桌上的酒杯中填满酒,叫了一声:“各位祖宗吃好喝好!”。

带着大家一起坐在餐桌上,齐爸端起酒杯,虚敬了一下祖宗后,仰头喝下。这时候大娘和大嫂才可以上桌与大家一起吃饭。

迎年的仪式也就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