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遭冤陷仕途萌退意 购荒郊归隐筑私巢(1 / 2)兰陵奇梦首页

且说这王子让祖上也是苏州东郊吴县一个宦门之家,其父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幼时聪颖敏悟,咏诗作对出口成章,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神童。明孝宗弘治九年,献臣被举荐入京应试,经会试三场,登癸丑科毛登榜进士第。初授行人司行人,由于精明能干,擢升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职不高,但其职责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统归都察院管理,共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他们一般不理庶务,专代皇帝行使监察权,能“以小监大”、“以卑督尊”,“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极大。故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是由都察院预选出两人面见皇帝,由皇帝钦点一名,并在履职时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

巡按御史官小权大的特点使其往往成为重金收买对象。为防止御史贪贿,另有一套班子来监督都察院,这便是六科给事中,而且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王献臣履职时秉公办事、恪尽职守,他在巡察大同边境后上疏,请予惩办在外敌入侵时闭营避寇及丧师败绩的边将,同时请求蠲除大同、延绥等地因旱灾、战祸拖欠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均得到皇上采纳。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斜”,但若触犯了奸佞小人,这“影子斜”就真成了大问题。弘治十七年,献臣在奉命巡察京都东安门北东厂时得罪太监,被罗织了“令部卒导从游山”、“擅自委任军政官员”等罪名,皇上下诏将他入狱,杖击三十,贬谪为岭南上杭县丞。

但冤屈并未完结,不久他又被卷入另一起冤案中。

这是他蒙冤前经手的一桩案子:在有“山海关外第一卫”之称的东北前屯卫,有个如北宋杨家将一般的杨姓世袭军户,他们从宣德年间奉调戍守辽东,到弘治十五年已历经三代、近八十年,其间抵御外虏,屡建战功。一日,第三代前屯卫指挥杨茂收到请帖,去参加辽东都指挥佥事张天祥的庆功宴,却在席间从其手下一名醉酒军官口中得知,张天祥为获取军功,竟滥杀无辜、冒名顶替。出于义愤,杨茂和儿子杨钦以匿名文书方式举报张天祥,而收到这份文书的便是王献臣。但献臣未及处理便为东厂太监所陷,按说与此案并无干系。可此案最终以杨氏父子“诬告”做成冤案后,献臣仍受连累,被再贬为广东驿丞,官秩从正七品跌到了未入流。

这驿丞一干就是两年,每日掌管驿站中仪杖、车马、迎送,伺候往来舟车夫马,操持廪糗庖馔等琐事。

正德元年,朝廷对获罪旧臣予以重核,王献臣得以平反,起用为浙江永嘉知县。但从天子钦差到荒岭驿卒的巨大反差已使他对仕途心如灰槁,意欲早返姑苏,退隐林泉。

既欲归隐,献臣便萌生了一个愈演愈烈的心愿:回乡后能有个怡然自得的隐居之所。如何方能如愿?他想到了当时士大夫中颇为流行的方法——祈梦。恰巧永嘉地处浙南,离祈梦胜地福建仙游九鲤湖不算太远,当即将县衙中事务料理妥当,便带了个仆从,微服前往。

这祈梦之事听来玄幻,其实不过是为了却一种心愿、满足一种情绪。远的不说,即如本朝便有唐伯虎的先例在。

江南才子唐伯虎满腹经纶却屡试不中,便到九鲤湖祈梦。哪知,他梦见自己挑着担墨锭四处游荡,醒后沮丧之极。道长听他说梦后问道:“客官可谙书画之道?”

“略知一二。”唐寅答道。

道长令道童取来笔墨纸砚,在八仙桌上铺展开,说道:“请客官随意书写一番,贫道便可为客官解梦了。”

伯虎抬头,见屋外巨石嶙峋、松柏葱茏,便取笔刷刷点点画了幅画儿,又在画旁提了首四言绝句:“遶屋先谋二顷田,野怀端为蓄胎仙。九霄晴碧不飞去,一地懒云相对眠。”

道长一看大惊失色,忙离座深施一礼道:“客官乃旷古奇才,日后必以笔墨书画名扬天下,垂古千秋。——这一担子墨锭恐怕还不够客官用的嘞!”

后来伯虎果然成为书画大师,他特意在苏州桃花庵旁建了座梦墨亭,以纪念此事。

既然有此典故,王献臣的祈梦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浙江、福建相邻,但永嘉与仙游亦有千里之隔。献臣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受了不少旅途劳顿之苦,方才到达九鲤湖。

九鲤湖位于福建仙游县钟山镇,据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济世,丹成跨鲤升仙,因而得名。此地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誉。徐霞客游此后,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