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月亮和六便士(1 / 2)制糕天的正常生活首页

七月二十五日 15:09

昨晚有些无所事事,好像大家各有各的事做,该组队游戏的在九点多钟也已经找好了自己的游戏搭子。

颇为无聊的我在蔚蓝的第三章B面徒劳的死了半小时,又被老头环里乱七八糟小怪杀了小半个小时,再打开从未打开过的欧卡模拟器,尝试了一二十分钟发现没啥意思,宝可梦肉鸽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加载不出来。

于是在库里找到了份从未玩过的《神界原罪2》,打算下载之后哪天玩一玩。

身后躺床上的室友打电话声音好大,说着什么“给我介绍三十个妹妹”这种胡话,和我现在心境一点不搭。

我要翻出我的降噪耳机戴上。

然后我打算买本书看。

上学期买的《罪与罚》我看了没一半就没看过了,或许我该从轻松简单一点的东西开始重拾我对阅读纸质书的习惯。

在回顾王尔德童话还是《小王子》之中犹豫了一会儿,与其选择满是刀子的悲伤童话,还是看看《小王子》吧。

看这种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还是挺重要的,尤其是这种明显更要体会遣词造句的短篇故事。

然后我就在网上查了老久的各类译本的评价和解析。

才知道《小王子》竟然有上百种不同的译本和版本。

最终在众多要么封面过于粗糙,要么已经停止发售只有二手,要么译版褒贬不一的各种问题中,我选择了林秀清的译版。

也不是头一次看《小王子》了,小学初中都看过这本童话向的故事,我甚至还看过名为《小王子》的电影,虽然小王子在其中更多的像是一个背景板。

但确实很多记忆都已模糊,只记得那条像帽子一样吞了大象的蟒蛇还有小孩绘本似的精美插画。

所以我很好奇,过了这么多年,已经完全称不上童年之后,我再看这本书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然后就是今天的内容。

看完了从家里带来的《月亮与六便士》,好像是表哥啥时候送我的,多年前出版的老东西,甚至背后还印有中国著名影视演员兼制片人范冰冰的读后感作宣传。

苏福忠的译本,有很长的前言介绍译者的感受和故事梗概还有作者生平。

但我没看。

这种长得不行的译者前言明显会有众多剧透环节,极其影响我的初次阅读观感。

但我很高兴在我读完后,译者前言里用特殊字体引用的,“议论精当”的地方都在我的勾画笔记之内。

全文用第二人称“我”的视角进行观测和叙事。

所以说网文是网文,小说是小说,这种第二人称倒不会让人有什么羞耻感而言。

极度主观和片面的概括而言,这本书讲的是“我”概述的一个绝对纯粹偏执的绝对“自我为中心”的人抛妻弃子,最终成为生前潦倒穷困,死后享誉盛名的大画家的故事。

这种概括显然是极端片面的,但没关系,故事的主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更是一个极端的人,这种概括倒也没多大问题。

月亮和六便士的寓意不用看这本书也多少能听说或者体会的七七八八,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月亮是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脚下的现实。

我并不觉得自己算是什么理想主义者,看完整本书,于我而言,对于克兰德的恶感更甚于对他的好感。

四十七岁突然醒悟,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物质的困苦,我很敬佩这样的人。

能够认清自己真正所爱并坚持为之奋斗,这是一个人自我意义的实现。

但如果他为了这些而抛妻弃子,对他人好意和拯救恶语相向,勾引恩人的妻子,鸠占鹊巢。

虽然他从头到尾都只是秉持着对自我的表达和艺术追求,但这种对外界,他人的完全不在意的伤害性行为很难说他是个好人。

虽然他自己也并不在意外界的评价,或许对他而言,“好人”“坏人”的评价都毫无意义。

但可能我没有那种境界,没有感受过那种为了目的而宛若疯魔,不在意外界任何事情的感受。

我很喜欢作者的叙事方式,虽然是以“我”为视角叙述的他人的故事。

但其中并没有完全鲜明的情感倾向和偏好。

对于克兰德的行为,“我”每次也是极尽讽刺之能,但又没有完全的彻底的排斥与断绝关系。

面对被克兰德伤害过的人,也没有什么极度主观的参与感和同情在里面,更多的是像符合人设的冷静的旁观者的形象。

我觉得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太远人物就不够具象立体,太近则又太过主观,缺失了客观的立场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