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已经北上的冯胜之外,岳峰等诸将纷纷下马,朝着朱元璋深深作揖,“见过大帅!”
朱元璋看着这批凯旋之将,心里很高兴。
为啥呢?
因为龙湾、太平府、安庆路之战,让朱元璋发现了太多将才。
他忽然觉得,论人才,陈友谅比不过他了。
而诸多将才里,还要属岳峰给朱元璋带来的惊喜最大。
老朱当着一众将领的面,狠狠夸赞了岳峰,
“斩将夺旗,先登陷阵,军中有人说,你是小赵云。”
“咱觉得,你比赵云要强!”
随后,老朱又对一些在战役中表现出彩的将领表示褒奖与认可,比如华云龙、费聚等。
再之后,朱元璋命全军将士暂且休整,之后来他府上赴宴。
徐达则先跟随朱元璋入了中书省府里,向他汇报着有关安庆路一带的情况,
“岳小子说得对,陈友谅亡我之心不死,唯恐将来安庆再有所失,需遣一良将镇守。”
朱元璋想了想,道:
“咱当初在和州镇守时,面临钱粮短缺的难题,恰巧有巢湖水军前来投靠,才得以靠这支水军突破元军封锁,获得大量钱粮,以解燃眉之急。”
“后来,咱将巢湖水师与咱的水师合并,提拔了不少将领,但原先投靠咱的那支巢湖水军兄弟罕有被咱重用的。”
“要不,这安庆守将,从原先那支投奔咱的巢湖水军将领里挑选?”
他缴获了陈友谅多艘巨舟,为今后南征陈友谅或张士诚,水师一定是要扩建的。
张同的义父张德胜就是出身投奔老朱的那支水师里。
如今张德胜死了,为了安抚原先那支水师,也为了今年扩展水师兵力顺利,需对巢湖水师进行安抚。
而安抚最好的方式,就是提拔一批将领。
徐达道:“巢湖水师年轻一代的将领里,可堪大任的,寥寥无几。”
朱元璋问道:“赵伯中此人如何?”
原来历史中的安庆守将就是赵伯中,是最早一批巢湖水军里难得的后起之秀。
结果,这赵伯中在镇守安庆时的做法让人大失所望。
待陈友谅命张定边来攻安庆时,这厮见汉军势大,居然直接弃城逃跑了。
戍卫安庆的韩宋将士见主将都走,便就无心抵抗。
赵伯中的事情让朱元璋很生气,然后他就把逃跑回来的赵伯中给砍了。
这个赵伯中与蓝玉、常遇春的关系不错,常遇春想劝朱元璋,愣是没有劝动。
赵伯中为何与常遇春关系好?
这还要从巢湖水军投奔朱元璋开始说起,当时老朱有了这支水军之后,便命全军将士发起总攻,常遇春为先锋。
而当时常遇春与赵伯中就在一艘船上为战,说他们二人是袍泽战友也不为过。
常遇春是个讲义气的人,他发达了,绝不会忘记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
小舅子蓝玉,参将郭英就是很好的例子。
于是,常遇春时不时会在老朱面前提起赵伯中这个人。
赵伯中有能力吗?
在徐达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赵伯中这个人战绩平平,若命其守安庆,唯恐难以服众,再则,此人能否守好安庆尚且不知...”
闻言,朱元璋摇头道:“老常推荐的人,应该不会差。”
徐达沉默片刻,又道:“让其守安庆也无不可,但安庆之于上位您太过重要,池州之地与安庆互为犄角。”
“既要提拔巢湖水师将领,又要确保安庆无失,末将认为,不如再派一大将驻守池州。”
朱元璋认为有理,“郑遇春如何?”
徐达摇头道:“郑遇春久为先锋,只识攻城掠地,至于守城...并无经验。”
朱元璋皱眉道:“听你话里话外,似有合适人选?”
徐达笑道:“末将听说,当时花老兄守太平府时,是岳峰这小子建议花老兄固防西城,虽时机已晚,可由此得见,此子对守城颇有心得。”
“不如,就让此子领三千兵去镇守池州如何?”
朱元璋摇了摇头,“咱原本打算着将他留在应天帮咱,再说,这小子太年轻,太锐利,不适守城。”
一般来说,守城者,老成持重更为妥当。
岳峰率军攻打太平府,居然先登...在老朱眼里看来,这就是少年意气!万一出事了咋办?
徐达直言道:“大哥,您无需担忧,咱都想好了,咱多教教他守城之法便是,这小子,定不会让您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