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我在地里的小米(1 / 2)我出生偏远的山村首页

在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开始种植小米,这一作物在古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小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

1. 适应性强

- 小米即粟,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合在黄河流域较为干旱和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种植。

-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石器时代,人们可选择的农作物种类有限,而小米凭借其强大的适应性脱颖而出。

2. 生长周期适中

- 小米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 这对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来说,是一种稳定的食物来源,有助于人们在一个地区长期定居。

二、小米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1. 饮食方面- 小米是古代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可煮成粥、饭等,为人们提供能量。

- 在一些地区,小米甚至是唯一的主食来源,支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 经济方面

-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小米在古代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 可以用于交换其他物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 政治方面- 在古代,粮食的丰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统治者重视小米的种植和储备,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 小米的丰收或歉收也会影响到税收和徭役等政策的制定。

4. 文化方面

- 小米在古代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 在祭祀活动中,小米常被用作祭品,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丰收的愿望。

总之,在石器时代就开始种植的小米,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粟,俗称谷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起源:粟的祖先是广泛分布的狗尾草,中国是粟的起源地。目前,考古发现的有粟遗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60余处,如陕西华县泉护村、西安半坡和甘肃永靖大何庄、兰州白道沟坪等。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暖,适宜农作物生长,粟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民的“救命粮”。当时的先民们将野生粟进行人工栽培,并逐渐摸索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

- 发展:

- 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有关粟的考古遗存逐渐增多,出土实物和文化遗址的地域分布更为广泛,西至新疆、青海,东到台湾高雄,南至云南大理,北达山西、河北都有粟的遗迹,涉及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从考古出土粟的数量、地域和用途来看,此时的原始粟作已非常发达,成为人们日常主食之一。

- 夏商周时期:黍和稷是主要的农作物。甲骨文中记录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其中卜黍之辞有106条,卜稷之辞有36条,其他谷类出现次数远不及黍和稷。《孟子·滕文公》记载的夏代典故“葛伯仇饷”中提到黍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主食。商周时期盛放熟食的器皿“簋”,《说文》载:“簋,黍稷方器也。”四簋分别盛放黍稷稻粱,表明当时黍稷在粮食作物中占有主要地位。《诗经》中所载粮食作物的名称有21个,主要包括禾、谷、粟、稷、黍、麦、麦、牟、麻、菽、稻、粱,其中禾、谷、粟、稷、粱都是指粟谷,可见粟谷受关注程度最高。成书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的《管子》中记载粮食作物的次数分别是:黍7次、粟126次、禾(指粟或粟的植株)7次、稷5次。

- 春秋时期:常将黍稷连称,如《诗经·小雅·甫田》云:“黍稷稻粱,农夫之庆。”《诗经·出车》载:“昔我往矣,黍稷方华。”战国时期黍的地位开始下降,文献中的“黍稷”被“菽麦”代替。

- 秦汉时期:粟的生产已占首位,秦律中的禾即指粟。汉初“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到汉武帝元年,山东漕粟岁增至六百万汉石。《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谈到“尝黍”“尝麦”“尝稻”“尝麻”等,唯独不说尝“粟”,而是说“尝新”,这里的“新”是指“新谷”,也说明谷子是当时的首要作物。但此时黍的种植面积仍极广。

西汉时期,粟(即小米)是当时北方地区人们最常食用的主食之一。

在农业生产方面,西汉时期的粟种植已相当规模,这从一些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2021年4月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发现的一座西汉早期墓葬中,就有一个大体量的陶仓,仓内盛满了已凝结成块状的粟。

当时人们食用粟的方法主要是蒸和煮。从经济角度来看,粟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在汉代的物价体系中,粟有明确的价格记载。据汉简资料显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粟的价格有所波动,如有的记载一石粟时价一百一十钱,也有价格为一石八十五钱、一百九十五钱等情况。

此外,西汉政府还实施过“入粟拜爵”的政策。文帝时期,由于北方边防粮食匮乏,晁错建议让天下人往北部边关运输粮食,达到一定量就可授予爵位或减免罪行。最开始是专门为边关服务,向边关运600石粮食赐爵上朝,以此累加,后来推广到全国。这一政策一方面解决了边关粮食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国家获取了财富。

总之,粟在西汉时期的人们生活、农业生产以及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唐朝时期,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以下是关于唐朝时期粟的一些信息:

- 种植分布广泛:粟在北方一直是主要粮食作物,耐干旱性较强,对农田、水土、气候的要求不高,得以在北方大范围种植,同时在南方也有种植。其种植区域主要包括北方、西北,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

- 作为赋税形式:粟相对其他粮食作物产量较高且较为稳定,因此一直被当作赋税的主要形式。这也体现了粟在当时国家经济和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 地位逐渐变化:唐朝初期,粟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时间推移,到唐朝中期,稻和麦的比例逐渐提高,渐渐取代粟的主粮地位。不过,粟仍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诗歌中的体现: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常提到粟,如李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杜甫在《忆昔》中也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粟的种植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战乱造成经济凋敝和土地荒芜,黍在五谷中的地位回升,品种也大为增加,其用途主要包括做饭和粢盛、煮肉羹的配料,用于食品酿造,以及酿酒。北魏时期,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粟又取代黍而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宋朝时期,粟(即小米)是人们的重要主食之一。

其种植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在北方,南方一些地区也有种植。北方人主要以麦、粟为主食,南方人虽主要以水稻为主食,但小米也成为不可替代的主食之一,比如“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海南岛“所产粳不足於食,乃以薯芋杂粟作粥糜以取饱”,南方瑶人“耕山为生,以粟、豆、芋魁充粮”。

宋代人食用小米,主要是用来煮饭,根据人们贫富情况,饭有稀有稠。家境殷实的人家常吃小米干饭或蒸饭,北宋范仲淹少年时曾借住寺中刻苦攻读,“划粥而食”,这里的“粥”就是煮好后冷凝了的小米粥。此外,小米还可用于制作其他食物,如将糯米磨成米粉后制成的带黏性食品,像黏糕、圆子等,圆子在宋代较为流行,有山药圆子、珍珠圆子等多种不同品种。

在诗词文化中也有粟的身影,如宋代诗人毛珝在《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中生动描绘了粟的形态。并且,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先秦着作中就多有提及,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等诗人也在诗中对粟有所描述,李白赞道“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杜甫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

在元朝时期,粟(即小米)依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方面,粟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元朝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各异,但粟在许多地区都有广泛种植,尤其是北方地区。它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能够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为百姓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元朝政府也重视粟等粮食作物的生产。政府会采取一些鼓励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等,以保障粮食的供应。粟作为重要的粮食储备,在灾荒之年也起到了救济百姓的作用。

此外,粟在元朝的贸易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它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同时,元朝的对外交流也可能使得粟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在明朝时期,粟(即小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一方面,粟在民间广泛种植。它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的土地,适合在北方地区生长。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粟是重要的口粮来源之一,在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