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还有一位很出名的道士,他就是名医孙思邈,孙思邈也是一个道士,在那个时期“医学”也是“术”的一个分支,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孙思邈少年时期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一千多个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当时,西魏的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还把他称作“圣童”,十八岁时,孙思邈立志钻研医术,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到了二十岁时,他就精通了一些道家的典籍,能谈论老子、庄子的学说。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自由便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可谓是应证了那句“久病成良医”的老话,到了青年时期,孙思邈开始在乡里行医治病,他提倡以“大医精诚”的医德对待患者,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对待患者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来到他这里求医的患者,他都有求必应,全力救治,并且,取得的治疗效果还不错,得到周围百姓们的尊崇。“大医精诚”这四个字时至今日都是许多医学专家学者的座右铭。
到了北周静帝宇文阐时期,权臣杨坚开始执掌朝政,他听说了孙思邈后便把他召来,想让他担任国子博士,但孙思邈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于世故,约束太多,不自由,于是坚决推辞,没有接受杨坚任职做官的邀请,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心专注于研究医学,隋朝开皇元年(581年),看到国家多生事端的乱象后,孙思邈隐居在太白山中,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历代著名古典医书,又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百姓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了新的医药学研究成果,以他毕生的精力撰写成了自己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召孙思邈来到京师长安,此时的孙思邈年事已高,已经到了自己生命的晚期,李世民看到七十多岁的孙思邈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竟然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慨,说道:“怪不得,有道之人真是值得被人们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人世间真的有啊,怎么能是空穴来风呢?”唐太宗李世民想授予孙思邈爵位,但也被孙思邈拒绝了,他仍然选择回到乡里为百姓们问医治病。
到了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又被接到了长安,拜为谏议大夫,这次他虽然留在了长安,但还是不愿当官,只是碍于情面,向唐高宗李治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说徒弟好学,年轻有为,李治立即安排刘神威进了太医院,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开始患病,他恳请告老还乡归养,唐高宗李治赐给他了一些马匹等物品,还把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留给他居住,听到孙思邈生病的消息后,当时的名家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感慨,都以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
孙思邈的一生勤于研究著作,据说晚年隐居在故里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著作,一直到了耄耋之年还是手不释卷,也有人曾看到孙思邈隐居在河南济源王屋山中采药种药,为民治病,在王屋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去世后葬在了王屋山的天坛峰下。最终在唐永淳元年(682年),一代名医孙思邈与世长辞,享年142岁,关于他的寿命存在很多争议,孙思邈在临死前留下遗嘱,自己的丧事要一切从简,不要焚烧过多纸扎的器物,祭祀时不许宰杀牲畜。
孙思邈在医学专业方面不仅精通于内科,还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方面,在中医学上,孙思邈首次主张治疗妇女儿童疾病时要单独设科,并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先论述了妇女、儿童医学,他非常重视妇幼保健,写下《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并把它们放置在《千金要方》的开头部门,在孙思邈的影响下,后世医学工作者普遍开始重视研究妇女、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他也非常重视疾病预防,提出了预防为先的观点,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提倡要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一系列方法相结合的防病治病观点。
孙思邈很重视研究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山区的百姓们由于日常吃的食物中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病,俗称粗脖子病,他认为患这种病是由于山中的水质不洁而引起的,所以就用海藻等海生植物和动物的甲状腺来做药,对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对脚气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首先提出用谷白皮煮粥服食可以预防脚气,谷白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治疗脚气效果很好。在长期的实践中,孙思邈还总结出治疗痢疾、绦虫、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药方,在太白山上居住时,孙思邈亲自采集药材,研究药物性能,他认为适时采药极为重要,采药过早药势未成,达不到效果,采药过晚则药势已经枯竭,药力大减,依据自己丰富的药学经验,确定出了两百多种中药材适合的采摘时节。
孙思邈对中医中的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他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其次就是针灸,内外治疗相结合,则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他主张对疾病实施综合治疗,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粉,用来发火炼丹,这也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火药的配方,他在所著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中,记述了伏火硫黄法的制作方法。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要有自信,要保持如律博冰的心态,小心谨慎施治,还要圆活机变,不贪名、不夺利,他已经把治病救人从“术”的方面提升到了“道”的高度。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孕妇,提出住处要清洁安静,心情要保持舒畅,临产时不要紧张,对于婴儿,提出喂奶要定时定量,平时要多见风日,衣服不可穿得过多等等,他的这些主张,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孙思邈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中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方面都是首创者。孙思邈还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潜心研究养生之术,正由于他通晓养生的道理,他才能在年过百岁之后,视觉和听觉功能没有衰减,还把儒家、道家以及外来的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和中医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他所提出的这些养生方法,时至今日,都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上要有所节制,不要暴饮暴食,应注意流通气血,要保持适量运动,要按时休息,不能违反自然规律等等。
孙思邈一生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山林中,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药方,总结临床经验以及历代的医学理论,为我国医学和药物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他的卓越贡献,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也是一名伟大、专业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