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思想的战争(1 / 2)汉官首页

对于国渊与邴原的辩经,简而言之就四个字:

唇枪舌剑!

但相比于邴原而言,国渊的积累与天赋多少还是差了点。

要知道邴原日后可是能直接和他老师郑玄辩经的人。

曹魏时期,世人更是称齐鲁之地有“邴郑之学”,将两人并论。

于是在邴原犀利的进攻之下,这次辩经国渊终于露出了颓势。

……

不知过了多久,修文堂中。

看着面前脸色有些苍白的国渊,只见邴原依旧神态沉稳的开口道:“汝自认学问与孔子相比,孰强孰弱?”

国渊闻言自然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我不如也!”

然而他此言一出,邴原顿时眼神微凝,直接图穷匕见。

“汝之学问既不如孔子,又如何能判断圣贤对错?”

“《仪礼》纵有些许谬误,却上承孔子,传承有序,《周官礼》可乎?”

“《周官礼》藏于皇宫秘府多年,为何唯独为刘歆父子发现?”

“何人所录?何人所藏?何人可证?”

“诸证皆无,《周官礼》何以为凭?”

邴原这连绵不断的质问声顿时就好似刀剑一般齐齐朝着国渊射去。

明明四下无风,但国渊的后背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仿佛在惊涛骇浪之中一般,摇摇欲坠。

但即便满头大汗,他亦是面色惨白咬牙道:

“世间之事,是便是,非便非,通天通地,贯古贯今,决不可易也。若使孔子之言有不是之处,亦是不是,如何能硬穿凿说!”

不得不说,国渊在经学上或许不如邴原,但心志却非凡人。

即便四下有诸多辽东儒生围观,他亦是面色坚定的开口道:“若违天理,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若合人伦,虽其言之出于黔首,不敢以为非也!”

国渊这么说倒不是失心疯了,而是秉承师门理念。

话说郑玄这一派与今文经学最大的分歧,其实就是关于孔子的定位。

在今文经学的理论中,孔子是给后世制法的神圣。

故此这一派大儒才会称孔子是受命于天的素王,乃是其母在大泽之坡郊游时,梦见黑帝请其赴宴,后在梦中交合有感,方才在空桑之中生下孔丘。

因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神话的传统,神圣都是其母跟天帝生的。

但是郑玄这一派的古文经学大儒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虽然同样尊崇孔子,但却认为他是“先师”。

只是有大智慧的先行者,领路人!

虽然孔子的成就很高,但却并不是无所不知,所言都是正确的。

也正由此,才会引发了两派的第二个分歧:

即今文经学认为《六经》皆为孔子所作;

而古文经学则认为《六经》是古代典籍,只是经孔子校订整理而已。孔子的贡献在于“述而不作”,继承并弘扬古学。

为什么双方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原因很简单!根本在于双方立场的不同。

立场不一,才会导致今文和古文对六经的态度自然就不同。

今文经学之所以持有这个观点,就是因为孔子“必须”是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