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装备也恢复了正常,毕竟比起“散装的人”,这些装备真的很便宜。随便挑了把小手枪,她们就跟小鸡跟着母鸡一样,呆呆地跟在陆瑶瑶周围,直到在桥梁上被堵下来。还好我早就把“背包”又打开了,不然陆瑶瑶感觉会生生被她们抢走。
交易开始前,我回忆了一下自己成为“数据”时的感受,然后做起了将物质转化为数据的交易。果不其然,一个单位的物质,等于一个单位的数据,我不知道这基于什么价值体系,反正肯定是“数据之神”认可的行为。
之前的银制步枪和金制手枪,都顺利转化成瑰丽的光芒,让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种田的和养羊的如何便捷地进行交易?关键在于找到双方认同的一般等价物。以前这里的交易,灵魂之类的都是买卖人命时自带的,我即使知道了“向导”大部分的经验,依旧无法了解,该怎么买卖灵魂,怎么用金子买卖灵魂。
现在就简单了,随便用金子换点东西,然后转化成“数据”,再用数据交换“等价”的灵魂,最后转化回人正常的灵魂,这样转一圈,应该就能将她们的意识恢复。
光听着就觉得有点抽象,有种硬和陌生人攀亲戚的感觉,不过我寻思是可以的。
数据交换的逻辑,我也不知道该基于什么体系,只能感谢数据之神“开源”。比喻起来,1GB的音频和视频对于人来说,蕴含的信息是天差地别的,但在硬盘里,大小都是1GB。延伸起来,在数据之神的体系里,“1GB的灵魂”和“1GB的木头”之类的,都是等价的。
接下来就是寻找,在“数据之神”的体系里,什么类型的东西信息密度最大,进而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财富。搞IT的可能想到什么大容量的存储芯片,搞生物的可能可能想到的是人脑。我学识有限,而且时间很多,就都试试。
我先是换了几只小白鼠,默哀之后,用手枪超度几只做对照,看看存活与否,于转化后的数据量有何区别,然后便发现,活着的老鼠,所蕴含的“数据量”大得多。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很奇怪,它们生机消逝前后几秒,细胞活动差别不大呀,难道灵魂真的有“21g的重量”?而且记忆方面,长期记忆的突触又不会突然消失,短短几秒,脑细胞又不会全面殉葬,怎么......
我又想起之前的“模因生物”,一个生物记忆中某些独有的文化,知识,习俗,梗之类东西,既然能供一个“模因生物”生存,那...应该也是可以变为“数据”的。
一个人逝去了,先离开的是他的肉体,然后是与社会的联系,之后又是一切与其有关的痕迹,在这之中,与某人的独特秘密,只有他会懂的笑话,只有他能懂的暗语,只有他适合的外号.......凡此种种,都一并消失。
可能,就是这些独属于他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撑起了“活着”的价值。而“数据之神”的硬盘里,万物皆是数据,所以不同状态的小鼠,才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怪不得“数据之神”留在地球上的“硬盘”,短短百来年就满了。还好它记录的只是人类进入电磁时代后的数据,要什么什么都记,史书没有着墨的芸芸众生,他们的闲言碎语,胡思乱想,人际关系,文化习俗,早就该塞满了。
我原以为用“数据”买灵魂很便宜,现在看来,一个的完整人,其数据,或者说其价值,在于他肉体本身,在于他的记忆意识,在于他的社会构成,在于他给予某人的欢笑和悲伤,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独属于自己的,烙印。
说句玩笑话,原来月薪三千的我,在某个体系里这么值钱吗?因为没有一个真正普适的价值体系,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还是真是“无价之宝”。
数据化的灵魂很贵,但无所谓,还是那句话,我有的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