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国内,根本就没有专利的概念,全国上下是一盘棋,每一个工厂就是一个棋子,要无条件地服从上级领导的命令。
向前进想一想说:“数控机床的生产极其的复杂,需要一些懂得半导体和机械两个方面的人才,才能够进行生产。”
“如果事情顺利,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生产出数控铣床.“
李部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你们要做好准备我们会挑一家南方的工厂,前来向你们学习制作经验.“
向前进当然是直接答应下来。
实地现场参观过数控铣床之后,然后领导都被请进了会议室。
杨兴邦再次正式的汇报了数控铣床的工作。
两位领导这才开始了解数控铣床的成本。
涉及到生产问题,就要考虑到实际的效率。
历史上,并不是由汽车制造厂研究出来的数控铣床。
而是王尔乾教授带着自己的学生组建的研究小组,和第一机床厂进行的研制。
研制完成之后,王教授就回到了清华大学,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一机床厂在研究成功之后并没有进行推广,这个项目就彻底的结束。
这也导致六七十年代,国内一直都没有数控机床。
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上发达国家早已经把数控机床推陈出新,基本上都是第3代和第4代的数控机床。
这也是机床行业十八大罗汉没有一个能打的。
到了那个时候,社会上有一种造不如买的现象,那些发达国家也愿意把一些并不是很先进的设备,卖给大陆可是价格高的下人。他们认为中国人的钱好挣。
一时之间整个国内的机床行业彻底的覆灭,只能生产最低级的机床。
向前进,当然不想自己重蹈覆辙,说:“现在来看,说控机床的成本还是挺高的,增加的成本几乎超过了一台车床的成本。”
李部长皱起了眉头:“这个成本挺高的呀!”
向前进说:“现在数控机床的成本确实挺高,主要受限于零部件的产能,无论是电子管还是晶体管的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
“是啊,这些东西单价都是挺高的。”
现在一个电子管成本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晶体管的价格有时候会更高。
一个普通的电阻市场上的价格是8毛左右,一个二极管两三块钱,一个三极管再不到10块钱。
有些特殊的三极管售价高达二三十块钱。
向前进说:“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这些半导体零件的价格比较高,所以看上去不太划算,但是等到制作工艺的成熟,数控机床的价格就会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王教授现在正在进行晶体管的研究工作,其中的一个方向就是大规模的生产,很快就会有大批廉价的零件生产出来。”
李部长还是不能释怀:“这个时间还是不确定的。”
向前进继续说:“我们可以把数控车床卖给老毛子!用来换取资源,继续生产。”
李部长有些惊讶的问:“什么你要把这么先进的东西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