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以逸待劳(一)(1 / 2)借古鉴今首页

“以逸待劳”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

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让自己处于安逸、休整的状态,等待疲惫的敌人,然后再出击战胜对方。这一计强调的是掌握作战主动权,使敌方处于被动。

其核心是先使自己占据有利的态势。例如,在军事对抗中,我方提前占据有利地形,物资准备充分,士兵得到良好的休息。此时,我方就能以一种比较从容的状态等待敌人。敌人长途跋涉或者经过连番激战后,体力消耗巨大、士气低落,我方再瞅准时机发动攻击,就能比较容易地打败敌人。

历史上有很多以逸待劳的战例。比如,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伐吴。东吴陆逊奉命迎敌,他面对气势汹汹的蜀军,并没有急于出战,而是选择坚守。刘备军队长时间在东吴境外,补给线拉长,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也逐渐低落。陆逊看准时机,用火攻的方式大破蜀军,这就是以逸待劳的典型应用。

“以逸待劳”和“欲擒故纵”是两种不同的计谋。

“以逸待劳”重点在于让自己处于优势的休养生息状态,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己方是先保存实力,使对方在劳累、消耗中露出破绽,是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就像在体育比赛中,一个队伍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保存体力,等对手在前面的赛程中体力消耗过度,再发力超越。

而“欲擒故纵”是故意先放开敌人,使敌人放松戒备。这一计的关键是看似放纵对方,实则是为了最终更好地擒获对方。比如在追捕罪犯时,警方可能会故意放松追捕的力度,让罪犯产生错觉,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从而露出马脚,最终警方就能更容易地将其抓获。

总的来说,“以逸待劳”是等待敌人变弱再攻击,“欲擒故纵”是先让敌人放松警惕后再进行抓捕或攻击。

“以逸待劳”之计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孙子兵法·军争篇》。书中提到:“以近待远,以佚(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兵法·虚实篇》也有类似说法:“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但关于最早在具体战役中的应用存在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 齐鲁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命大将鲍叔牙率军攻打鲁国,鲁庄公和大将曹刿率军迎战。齐军士气高昂,一见到鲁军便立刻击鼓冲锋,曹刿制止鲁庄公迎敌,让鲁军稳住阵脚,严阵以待。齐军两次冲阵都未成功,到第三次时,齐军将士斗志松懈。此时曹刿让鲁军出击,大败齐军。这一战例中,鲁军在养精蓄锐后攻击疲惫的齐军,体现了“以逸待劳”的思想。

2. 吴楚之战:春秋时期,吴国和楚国交战,楚国多次挑战,吴国坚守不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楚国军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时,吴军趁机出击,大败楚军。这也是“以逸待劳”的一种体现。

这些战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逸待劳”的战略思想,但由于古代战争的复杂性和历史记载的局限性,对于具体哪一场战役是最早最典型的“以逸待劳”应用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逸待劳”的思想在古代战争中被广泛应用,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战略策略。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以逸待劳”之计有许多巧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