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抃父母早逝,大兄外出,今后您就是我的父亲,请父亲收容。”
这时,张抃跪下向高远德一拜。
也许这样,才最能宽慰高远德的心。
高辰为了大侯乡,而不得已舍弃亲人离乡。那他,便帮高辰照顾高远德。
“你行如此大礼?我怎么能拒绝。郎请起身。”
高辰离乡,高远德又收一义子,不知是悲是喜。
以前他认为张抃等人是高辰的狐朋狗友,现在高远德感叹二郎有一群这么重情义的兄弟。
少年们翘首以盼,期待大兄成为英雄的时刻,衣锦还乡。
……
两日后,雎阳城。
雎阳城,此时人们更倾向于称它为宋城。
高辰于虞城出发,一路向西,走走停停,历时两日,来到了雎阳城。
雎阳城,雎阳郡的郡治,赫赫有名的中原大城。
出于内心,高辰停留在这宏伟的城池旁。
城墙的角落长满了青苔,时间摧残出了它的沧桑,但是这座已过百年的城池依然固若金汤,巍然屹立。
它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但是人们不知道它将来要经受怎样的凄凉!
雎阳有非常发达的纺织业,这造就了来往雎阳城的商贩非常多。
阔达数丈的街道上,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街道两旁房屋鳞次栉比。
有鲜衣怒马的官吏,有呼喊叫卖的小贩,有昂首挺胸的巡逻士兵,有穿戴华丽的商人。
高辰走在街上,目睹眼中繁华。
雎阳城虽然是中原大城,但在洛阳、长安面前却不值一提,不知这两个都城又是何等的旷古繁华?
忽然,人流一阵骚动。
“太守在城中监斩死刑犯,今年的死刑犯足足有十人,真是人心不古啊!”
只听一道声音从旁边传入高辰耳中。
紧接着,许多有兴趣的人,都赶忙向刑场奔去。
高辰赶巧碰上了秋后问斩的时间,他心中一动,跟上人流。
唐代可没有“午门斩首”,刑场也不在“菜市口”。
雎阳的刑场位于雎阳城最中央,这里是雎阳城的闹市区。
斩杀死囚,一是为了严明法律,为众人所知。二是为了用血腥的案例警醒世人,让世人看到前车之鉴,杀一儆百。
唐代县令无权处置死囚,唐代的死囚,每年秋天,都会以郡为单位,秋后问斩,然后上报刑部,再让大理寺备案。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必须由朝廷派人来地方复审,防止冤案,再可行刑。可以说是非常严格。
此时,雎阳太守张九皋,身穿紫色官服,坐在刑场最上方,面色威严。
刑台上,十名五花大绑的囚犯,或跪着,或趴着。每一名囚犯身边,都站着一名手持屠刀的刽子手。
下方观者如山,人声鼎沸,对邢台上的十人指指点点,尽是骂声。
就在这时,一名文吏持文书来到一众观看的百姓前方。一一宣读这些死刑犯的姓名户籍,以及所犯下的罪行。
每念一人,众无不对其痛声责骂。
“刘三,雎阳城东坊人,杀南坊肖氏一家四口,中有孺婴,罪大恶极……”
文吏说到最后一个死刑犯,语气加重。这是所有死刑犯中罪行最大的一个。
刘三!
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引起了高辰的目光。
只见邢台最左面,一名男子跪在地上,他蓬头垢面,让高辰第一时间没有认出来。
刘三缚于他手,他也因刘三为虞城司户。刘三即将死亡,而他,却丢官离开家乡。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宿命论。
他该不该相信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