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十殿阎罗没有埋怨刘衽,反而还很感激。
若是放任这几十万冤魂在世间流窜,场面更难收拾,还要排除更多的鬼卒去拘魂,到时候更加费事。
随着最后一个冤魂处理完毕,一道玄黄之气从天而降,落在刘衽身上。
这是天道对刘衽在这一场浩劫中所作所为的认同,从而天降功德,同时也意味着刘衽已经脱劫而出,功德圆满。
功德加身,刘衽顿时觉得灵台清明,无数念头从心中冒出,种种妙处难以一一言明。
忽然,他冒出一个想法。
除去刚才洗涤道心所用去的七成功德,剩下一成被他送入五雷天罡正气尺中,这宝物原本就是后天至宝,如今偶遇了这一成功德加持,威能依然堪比一般先天之宝。
“截教不可无刘衽,人间不可无孟轲。”
剩下的两成功德脱体而出,凝聚成人形,一袭儒服飘逸洒脱。看那面目与刘衽竟然一般无二,只是气质上更加方正,平添了一股书生气。
刘衽一身的文气也转移给他,从此浩然之气便由这新生的孟轲执掌。
一个是仙道刘衽,一个是贤道孟轲
虽然有所不同,但实际上还是异体同心。
“这正气尺正合先生所用,孟子之道还需在人间广为传播,劳烦先生了。”
那孟轲一拱手:“你我本事一体,何必客气。”
孟轲也不矫情,接过正气尺,返回了凡间,从此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与孔子之前的思想虽然同根同源,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二者早已分道扬镳。
数十年后,孟轲寿元已尽,大禹亲自来迎接他,入那火云洞,与上古群贤并列而坐,修行学问。
赵公明原本只是好心护着他,免得他再受了暗算,谁知道当他看到刘衽以功德化身,替代本尊入那火云洞,一点明悟在心头,若有所思。
勾陈伏诛,刘衽脱劫,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此次人道大劫已经结束,谁知道并没有如他们所想。
这下大家更糊涂了,三教之人本来都默认刘衽是此次大劫的应劫之人,但如今他都脱劫而出了,大劫却还没结束,可见,是所有人都猜错了。
十几年后,新任秦王即位,一扫之前的颓势,招纳六国贤良。
李斯就是前去投奔秦国的众多士人中的一人。
又过了十几年,秦国国力大盛,开始发兵逐步吞并六国。
三晋之地离秦国最近,韩赵魏三国对此十分恐慌。
此时的李斯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一国相邦,他向秦王推荐了自己的师兄弟韩非子。
韩国迫于秦王的压力,不得已送出了韩非子。
但韩非子到了秦国之后,一直劝说秦王不要攻打韩国,使秦王对他产生了疑心。
又有人嫉贤妒能,向秦王进献谗言,促使秦王下令赐死韩非,李斯极力阻止,也未能救下韩非的性命。
尽管刘衽早已对李斯有所暗示,没想到接过还是没能保住韩非的性命,历史在某个角度还是与原来的进程有所重合。
又过了数年,秦王扫清六合,一统天下。
秦王对当年白起被诸子百家围攻落败,致使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推迟了几十年感到深深地痛恨,于是他下令焚毁百家典籍,屠杀儒生,欲要灭绝诸子百家的传承。
此时天下人这才明悟,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人道大劫,秦王才是那应劫之人。
现在想来,确实如此。
所谓人道大劫,自然应该是人族整体受到巨大的威胁才对。
还有什么比文明断绝,传承毁灭更可怕的呢?
整个大劫,原来是那人族的诸子百家从兴起,到濒临失传的过程。
至此,大劫已毕,遭劫的诸子贤人收到感召,齐聚火云洞,共参人族未来。
野火烧不尽,春分吹又生。
焚书坑儒固然酷烈,但还是烧不尽全部学说。
总有一些人通过口口相传,将百家的精髓保留了下来。
此后,这些残存的理念不断地糅合,不断地被后人改变,将华夏文明推向更深远的未来。
昆仑山中,一个身着暗红色道袍的高大道人,正在洞中闭幕修炼。
这边人间大劫一完,他瞬间就已然感应到了。
“刘衽,你果然没有辜负老夫的期望,是时候兑现当初与我订下的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