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经柳如烟首唱,立即轰动了整个江南县,继而传向大江南北。
秦天自然知道,这首词并非东坡先生真正的新作,它是苏轼早在山东密州当官时所作。
当然,也可能作完就随手扔一边,并未外传,人所不知。
带到了杭洲,正好秦观以美食为诱饵逼他就范,东坡先生贪图尽快品尝松鼠桂鱼,于是投机取巧,将旧作当新词。
少游和如烟哪里知道中了招,生生被他混蒙过关。
哥可是在初中时就背过苏轼生平、名作的人,当初背得那个苦,今天不揭穿你罢了。
其实,苏东坡两度为官杭洲,写下了四百余首诗词,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齐”这类千古名句,正是先生当通判时写下的。
苏轼此次来江南,实际是来考察的,顺便到饭店吃顿饭。
这在宋朝无可厚非,朝廷早朝过后,皇帝怕大臣们低血糖晕倒,还特意在皇宫里设宴招待呢。
所以,作为直辖市一把手的苏轼,在大宋第一鲜有个饭局,倒没有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
焦点是他带着两个得意门生:秦观、黄庭坚。
还有柳如烟首唱的那首词。
苏门六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一下带了俩,给了大宋第一鲜多大的面子?
何况,还跟着两百人的“食轩”大部队,成员全是文人骚客、雅士才子。
柳如烟火了,火得不要不要的。
宋朝明星,跟现代社会不一样,那时没有版权之说,谁能首唱名人诗词,谁便是老大。
苏东坡诗词,数遍两浙,没一个名伶有资格首唱,柳如烟成为杭洲全州第一。
杏花楼的所有计策,全部付之东流,源源不断的食客往大宋第一鲜涌去。
食有秦明德,艺数柳如烟,顿时成为全城热议焦点。
鲜哪——现代社会的味精能不鲜吗?美啊——歌美词美人更美。
以往的美人儿柳如烟,犹如锁在深院人不识,多少人就是斥重金,也无法一睹芳容。
如今,为了大宋第一鲜,她竟然开放式演唱,就坐于二楼,低唱浅吟,任何一个进入店堂的食堂,都可跟她合影留念——如果带了手机的话。
不知不觉中,柳如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免费个人演唱会。
大宋第一鲜的地位,以火箭发射的速度迅速上升,杏花楼想再搞坚壁清野的反扫荡政策,真的太难,难于上青天了。
市场,不可能由他们控制。
……
不久后,秦天感觉闲了。
风不冷带着自己酒店的精英,在这儿轮流执勤,呆足半个月,见大宋第一鲜招来了名厨,食客多得根本坐不下,才依依惜别。
对自己有帮助的每一个人,秦天都以十倍还报。
整箱的淀粉、味精、法国干红、巧克力扛上马车,临别时还多甩了几条万宝路、旗牌、七星烟。
这些烟,估计能带坏整个大宋社会风气。
至于柳如烟,不知为什么,秦天什么也没开口。
反正她跟蓉儿熟,熟得亲姐妹似地,谈钱,那就见外了。
免费演唱,也亏她想得出,随便随便,随你们乱搞好了,反正店里都快成国际乱弄型了,越乱搞越兴旺。
秦少游从杭洲,给秦天介绍了个经验极其丰富的掌柜,五十多岁,慈详得跟爷爷似地,一来就“少爷少爷”叫得那个亲。
账房先生也换了,蓉儿这些天累得整整瘦了一圈,该好好补补。
厨房里,来了两个名师,“食轩”成员吃饭时,又介绍来两位,刚到。
秦天从自己庄园的培训班中,又挑出两名堪当大任大厨——其中一位,是林豹老婆,悟性相当之高。
当然,住在庄园,跟秦天别墅邻近,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没事就朝秦天家跑,害得林豹时时提心吊胆,没事就在房外瞎转悠。
酒店,就这么收拾妥帖。
最好的生意人,不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是看准方向,带着精英,一路披荆斩棘,誓死不悔的人。
小事,自然由手下人收拾;大事,比如每天看看新闻联播,知道国家领导人出访动向、外事规格的,方为高人。
中午、晚上,带着蓉儿去店里逛逛,也没啥可指导的,掌柜、厨头等人都收拾得服服帖帖。
每天唯一的事,就是数银子。因为需要老板亲自签字,然后才能入库。
数到后来,秦天也厌了,每天基本差不太多——店堂天天爆满,没地儿坐了,收入能提高太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