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涵知道刘宏需要一把剑,让他信得过的人手,能够帮着他对付这些世家。而在刘涵看来,自己的身份正好符合刘宏需要的这些条件。再说了,就算是整个渤海王府不出手,低调做人,不去招惹那些世家大族,那样也不安全。双方在利益上原本就有所分歧,很难真正和平共处。
不单单那些世家,特别是袁家,看渤海国不顺眼,早就想要取缔,就是宦官曹节他们,也是想着利用藩王做文章,加官进爵。就算是皇帝刘宏自己,对于一个看不出深浅的渤海王府,肯定更加不放心。
所以,刘涵只能够主动出击,在防备这些阴谋的时候,先对世家子弟出手,把自己的恶名打响,顺道让自己父亲刘悝装着无奈又诚惶诚恐地样子向皇帝请罪求情。这样,将渤海王府的势力明面化,完全站在刘宏这一边,让那些想要阴谋算计的人,不好随便出手。更重要的,是减少刘宏的顾虑,避免自己一家无端遭遇祸患。
在王利的汇报中,刘涵还了解到,自己一家子进京,原本还以有违祖制的借口而反对的大臣,后来在袁家带头同意之后,也都纷纷同意,这才让刘宏的旨意能够下达到渤海国。对这件事,刘涵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有阴谋。
史上,刘悝正是被曹节王甫诬告,以刘悝与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来往过密,意图谋反为由,让司隶校尉段熲和尚书令廉忠审讯作证,让渤海王府意图谋反的罪名被坐实,才让渤海王府覆灭的。
现在,距离这个时候只有一年多,刘涵不得不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看待。因为刘涵知道,想要陷害一个藩王,不只是一方的力量在作祟。原本渤海王府一家在渤海国已经让人忌惮,现在到了洛阳,危机更大,随时都有可能落入别人的陷阱圈套。而且,在皇帝眼皮底下,更是容易让小人趁机挑拨诬告,刘涵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个事情。
只是,想到被称为凉州三明之一的段熲,刘涵觉得这人竟然投靠宦官,参与诬陷渤海王府立功,实在是可恨。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段熲在西凉时确实是一个凶悍的强将,为大汉立下不少功劳。而且,刘涵也理解,毕竟段熲出身边城贫寒之家,想要在洛阳站稳脚跟,更进一步,没有靠山,一切都几乎没有可能。只是可惜,他立功的方式是以渤海王府为踏板,这是刘涵所不能容忍的。如果这一次,段熲还敢站在渤海王府对立面,刘涵不介意先下手为强收拾一顿!
听完了王利的汇报之后,刘涵沉思了一会,才吩咐王忠和王利,让他们吩咐暗影,这段时间时刻盯紧袁家、曹节、王甫、段熲、廉忠等人,如果这些人有来往,必须作为最重要的情报立时上报。
同时,让暗影全力收集王甫平日里的喜好,生活习惯,以及来往的人际关系网,一切都必须详细,甚至连王甫进宫之前的琐事也最好能够拿到,让刘涵能够对王甫这个敌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想到史上渤海王府的覆灭,王甫可以说是最直接的罪魁祸首,而曹节则是隐藏起来的幕后黑手,至于段熲跟廉忠,都是爪牙而已。所以,刘涵想着直接从王甫下手,斩断他们之间联系的关键人物,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找到翻盘的机会,甚至可以利用王甫的弱点直接解决了他们,免得留下后患。而要谋划王甫的性命,刘涵还需要好好了解王甫的各种习性,找到他的弱点。
至于更狡猾的曹节,以这人办事的谨慎程度来看,他还不至于敢明面里出手,但是暗地里的动作可不会少。所以,这样的人更加危险,刘涵更要时刻提防着。最重要的,是曹节在刘宏眼中份量十足,想要动他,得万无一失才可以,不然,等曹节恢复过来,刘涵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危机。
当然,廉忠此人也不可小觑。据暗影的消息,廉忠已经投靠了王甫,指望着王甫升官发财。这个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之前廉忠就做过几桩明目张胆的冤案,可惜,对方无权无势,最终被廉忠完全打压下去,有冤无处申。这廉忠,同样不得不防。
听完王利的汇报,刘涵让他们先下去,他要静心思考一番。等到几人退下,刘涵站起身,望着窗外的雪光,眼中寒意乍现。